敬茶拜師、行拜師禮……“師徒制”是云南中煙紅河卷煙廠的優良傳統,近日,該廠動力車間打破傳統意義上的“長者為師”,倡導知者為師、能者為師,本屆師徒組合有哪些大膽創新?一起來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師徒身份互換,有壓力也有動力
“師傅請喝茶!”四年前,也是這幅場景,王志耘和普春英簽下師徒協議,王志耘向師傅敬茶。
“那時有幸與普師傅結為師徒,在她的悉心指導幫助下一路成長,想對她再說一聲謝謝!” 普春英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真誠和善的為人一直感染和激勵著王志耘。如今,在新的車間人才培養體系平臺上,他們倆角色互換,跨崗位輪訓結為師徒,再續師徒情誼。這是一種難得的奇妙緣分,對于王志耘來說更像是一次考核,有壓力也有動力。
王志耘(左一)與普春英交談
“看到曾經的徒弟成長,很欣慰,也期待在他身上學更多東西。”普春英開懷地笑了。所謂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這就是最好的師徒情。
轉崗新領域,拜師技術“大拿”
“這次,我作為一名維修人員,要再拜一次師啦。”張博宇在供配電運行崗位工作不滿三年,今年2月剛完成出師考,現在她將要轉崗學習電氣維修。此刻,張博宇的內心興奮和不安交織,興奮自己能進入車間電氣維修“大拿”黃芝林門下,擔心毫無專業基礎的自己達不到師傅的高標準。
黃芝林和張博宇(右一)簽約
去年該廠的超越杯擂臺賽上,張博宇就跨崗位參加了電氣維修項目,雖然賽前“惡補”了一個月,可實操賽場上她經驗不足、無從下手,急得小臉通紅。“電氣這東西是我感興趣的,如果能系統學習就好了。”張博宇希望挑戰對自己有難度的電氣維修項目,也希望能跟著專業的師傅學習。
如今,她的心愿實現了!技術“大拿”黃師傅的嚴格在廠里出了名,但對新人,他也很有信心。“技術不是生來就有的,好好學,路雖遠,行則至。”師傅對徒弟寄語鼓勵。
突破技術壁壘,打造強強聯合體
“看這邊,給你們留個影。”歐應祥和周永彬轉向鏡頭,伸出雙手緊緊握在一起,臺下響起一片熱烈掌聲。
歐應祥(左一)和周永彬握手
歐應祥今年56歲,是這場拜師會中最年長的徒弟。他跟鍋爐打了一輩子“交道”,在鍋爐方面有很強的理論基礎和實操經驗,周永彬也是水處理崗位的“百事通”,愛動腦筋,門道特別多,崗位知識和技能數一數二。鍋爐和水處理崗位不分家,他們平時就經常碰在一起討論業務問題,這場拜師結對,打通了崗位融合“最后一公里”,促成了突破技術壁壘的強強聯合體。
雖然身為師傅,但周永彬堅持稱呼自己的徒弟為“歐師傅”。他覺得,師徒關系只局限在水處理業務層面,其他方面要向歐師傅學習請教的還有很多。“能者為師,和年齡無關,他在這個崗位有過人的本領,就值得我跟著學習。”歐應祥表示,自己會做好徒弟,跟著師傅好好學習。(文/圖 尹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