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河中學歷史悠久,文韻綿長,始建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私立中學“文清”“端三”;1952年合并轉為公辦學校,更名為“懷寧初級中學”,位于金拱古埂汪家祠堂;1955年秋,定建于高河鎮紅旗村龜形山;1957年10月更名為“懷寧縣高河埠初級中學”;1960年10月改名為“安慶專區農業機械學校”,1962年恢復“懷寧縣高河埠初級中學”校名;1971年2月增設高中部,成為完全中學,改名為“懷寧縣高河中學”。2004年2月被批準為安慶市示范高中;2009年秋開始實施初中脫鉤;2010年7月被批準為安徽省示范高中近幾年來,學校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突出特色,全面發展”的辦學思想,明晰發展思路,即建立“一大基地”:努力把高河中學建成“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依托中學生團校、中學生業余黨校進行師生文明創建的教育實驗基地;構筑“三名工程”:即培名師、育名生、創名校;實施“五項戰略”:“依法治校”“創新立校”“質量強校”“改革活校”“文化亮校”;以“提升師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推進課改,力求教育質量提高”為主線,走民主、規范的現代學校管理之路,在困境中奮爭,在改革中騰飛。如今:
辦學規模日見擴大。現占地面積一百六十多畝,建筑面積四萬多平方米,綠化面積一萬多平方米。本學期擁有54個高中教學班,3000余名學生,200余名教職員工,高級教師64人,一級教師45人,碩士研究生7人。
辦學條件日趨改善。教學大樓、科教館、食堂、宿舍、海子廣場、廿四節氣生態園、休閑小區功能齊全,衛生舒適,已逐步實現“設施現代化,住宿公寓化,環境園林化”。
辦學成果日趨顯著:昔日既贏得安慶地區“小寶塔學校”、全國九個“中學物理實驗基地”之一的殊榮,又涌現出對國家作出杰出貢獻的青年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方精云、東北大學副校長左良等驕子,“麥地”詩人海子更是蜚聲中外文壇。近幾年來,高考連創佳績,本科達線數逐年攀升,2004年突破300人大關,2006年直逼400;其間2000、2004、2008年高考,理工類個人總分均居全市同類學校;2009年本科達線220人,位居全縣第三名,獲得了市教育局高考“進步獎”表彰,同年,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在縣內同級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2010年高考二本指標完成率居全縣;2000年、2002年學校分別培養出懷寧縣理科、文科“狀元”。
辦學效益日益突顯:學校得到社會和教育界的普遍認可和贊譽,不斷獲得殊榮,近幾年來先后榮獲縣“文明單位”“花園式學校”;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安徽省中學生團校”“安徽省五四紅旗團委”“安徽省家教名校”;“安慶市平安校園”;“懷寧縣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縣‘四五’法制教育先進集體”“懷寧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安慶市田徑、籃球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縣“毒品預防教育示范學校”;“安徽省示范高中”等一系列褒獎。
展望未來,高河中學將實施歷史性戰略轉移,實現“兩個轉變”:
1、實現發展模式從外延擴張型向內涵發展型轉變;
2、實現工作重心從硬件建設向軟件建設和內部管理轉變。
達到“三個目標”:
1、轉變教育觀念,達到人才培養“學業成績與素質培養雙豐收”的目標;
2、創新辦學模式,形成科研興教的學習型學校;
3、提升社會效益,實現立足懷寧、背靠安慶、面向安徽的效益空間格局。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高河中學人堅信,一個亮麗、綠色、誠信的高河中學,一個人文、激情、卓越的高河中學一定會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