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藍天新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藍天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是由中科院下屬的北京科能達機電新技術公司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專門致力于熱、電、油、煤氣多聯產技術研發及推廣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
藍天公司經原國家計委批準,從1998年起在內蒙古赤峰富龍熱電廠進行了熱電煤氣三聯產煤氣發生裝置的工業性試驗獲得成功,并于2001年12月16日通過了國家建設部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藍天公司發起成立單位北京科能達機電新技術公司于1994年12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并于2002年8月7日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鍋爐前置煤氣發生的工藝和設備》的發明專利證書。2003年藍天公司的“熱電煤氣三聯產煤氣發生裝置技術的推廣應用”獲得了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項目資金的支持。2006年藍天公司的“三聯產熱電煤氣”項目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環保類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2009年7月22日,藍天公司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用于大中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側置煤氣發生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藍天公司是我國首家通過國家建設部熱電煤氣三聯產煤氣發生裝置的工業性實驗科技成果鑒定,并獲準進行推廣的清潔能源高新技術企業。藍天公司在熱電油煤氣多聯產領域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在江蘇、黑龍江、新疆推廣應用的煤氣發生裝置能夠配套的循環流化床鍋爐類型有240t/h級、440t/h級及480t/h級,能夠滿足50MW、135MW、150MW單機容量的熱電煤氣多聯產需求,為解決我國中小城市熱電煤氣綜合能源供給和循環經濟煤化工發展開辟了新的途徑和好的前景。
藍天公司研發的熱電油煤氣多聯產煤制氣技術是在熱電聯產的基礎上以較少的投資獲得中熱值、低成本的民用煤氣的一種制氣方法。該技術利用熱電廠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循環熱灰對煤(次煙煤、褐煤等)進行干餾產出煤氣經凈化后供給用戶。熱電油煤氣多聯產煤制氣技術的實質是:原料煤在送入鍋爐之前先將煤中的揮發分提出,產出煤氣、焦油和其他副產品。提出揮發分的煤變為半焦。半焦作為主要燃料直接送入循環流化床鍋爐爐膛燃燒。鍋爐產生蒸汽用于發電、供熱,從而實現熱、電、油、煤氣多聯產。
藍天公司研發的循環流化床粉煤氣化技術可以與熱電聯產組成多聯產系統。氣化裝置采用了常壓、高溫連續氣化技術,以次煙煤、褐煤為原料與氣化劑反應產出化工合成氣、工業燃料氣等煤氣產品。化工合成氣可生產合成氨、甲醇等化工系列產品。氣化爐排出的爐渣可送入循環流化床鍋爐摻燒。鍋爐產生蒸汽用于發電、供熱,由此形成多聯產系統。
藍天公司研發的熱電油煤氣多聯產技術作為煤的清潔燃燒和分級利用的創新技術不僅具有先進性、成熟性,而且具有節能減排和提高經濟社會效益的顯著效果,對促進我國熱電產業調整和振興,走以熱定電、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將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