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天涯石小學成立于2001年5月,其前身為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百年名校商業場小學。短短三年間,天涯石小學就從一所年輕的新建學校躋身于成都市屈指可數的義務教育示范學校之列,實現了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良性互動和共同成長,其快速穩定的發展態勢令人矚目。
1951年,學校命名為“成都市商業場小學”,在“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五育并舉、全面育人”的辦學方針指引下,成為市內頗具影響力的小學。2001年5月,應發展需要,學校遷入府南河畔,文物古跡“天涯石”旁,更名為“成都市天涯石小學”,學校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學校秉承商業場小學優良傳統,依托完備的硬件設施,根據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確定了“內涵發展,彰顯特色,以人為本,互動發展”的辦學思想及“創建管理、師資、設施、效益的,以英語、藝體教育為特色的四川省基礎教育名牌學校”的辦學目標,逐步走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個性化發展之路。
學校提出了以“強化英語、試驗雙語、探索多語”的外語教育為辦學特色的思路,英語教育呈現出師資強、設置新、氛圍佳三大亮點,成為了“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重點課題研究基地”。僅在2002—2003年一年之間,就有上百名學生在全國、省、市小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獲獎。學生表現出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學校優質的教育服務,得到家長、學生、社會的廣泛贊譽,《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臺》、《四川電視臺》、《四川日報》、《成都電視臺》、《華西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做了大量的跟蹤報道,為學校發展贏得了空間。天涯石小學辦學的另一特色是它的藝體教育。學校是排球、航模、乒乓球等體育項目的傳統學校,天藝工作室、動漫樂園、舞蹈隊、大小合唱隊、腰鼓隊、管樂隊、排球隊等學生社團的成立培養出了一批藝術新苗。多年來,從學校先后走出了世界女子圍棋冠軍孔祥明,國際象棋大師馬紅丁、王犁,世界技巧冠軍黎藝佳,全國“十佳”青年、我國著名導演潘小揚……近年來,又涌現出了一批全國、省、市、區的藝術“十佳”、“十優”,以動物攝影見長的唐了同學還被**電視臺報導……
百年風雨洗禮,百年春華秋實。如今,學校已成為了成都市義務教育示范學校、成都市實驗教學示范學校、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成都市校風示范學校、成都市綠色學校、成都市“三八”紅旗先進集體、成都市家長示范學校、成都市教科室,在省、市均享有一定知名度和示范性。隨著學校二期建設地竣工,一個寬敞幽靜、設施的新型現代化精品學校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學校先后承辦了“北師大全國小學英語經驗交流會”、“全國雙語教學研討活動”“成都市數學課賽課活動”、“成都市音樂課賽課活動”、“成都市美術教師技能大賽”、“全國兒基會姊妹學校成都市階段成果評審會”、“成都市簽名校長大練兵”等活動。學校還先后被評為“全國教育學會‘十一五’重點課題雙語課題實驗學校”、“全國雙語學習研究中心雙語教學實驗學校”、“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重點課題研究基地”、“全國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中國移動影子校長培訓基地”、“四川省文明單位”、“四川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四川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四川省綠色學校”、“成都市義務教育示范學校”、“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四川省A級食堂”、“四川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成都市校風示范校”、“成都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成都市實驗教學示范學校”、“成都市紅領巾示范校”、“成都市示范家長學校”、“成都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成都市共青團青年文明號”、成都市“三八”紅旗先進集體、“成都市中小學校長培訓基地”……
每一項項榮譽都凝聚著所有天涯石人的心智和奮斗,來之不易。
天涯石小學將百年積淀的精神傳承和發展,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提出了“人本、和諧、生態”的辦學理念。
人本: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校以教書育人為本,教師是工作的主體。
和諧:協調融合,和而不同
生態:共生共榮,多元發展
為培養“文化兼容、知行卓越、個性舒展、體魄強健”的21世紀新人打下基礎。
文化兼容:胸懷寬廣,包容多元文化。
知行卓越:注重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的和諧統一。
個性舒展:煥發學生個性,舒展學生靈性
體魄強健: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及終身鍛煉的意識。
在錦江區政府和錦江區教育局的大力關懷和支持下,2006年,學校二期改擴建工程全面動工,并
于2008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煥然一新的天涯石小學占地近20畝,班級容納量將達到36個班,可容納學生2000余人,已成為成都市一環路以內辦學規模大的一所小學。的硬件設施,優美的校園環境,豐富的文化底蘊,一事一物,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沁潤著文化,記錄著歷史,時時、處處、事事讓莘莘學子們受到了美的熏陶,愛的教育。
在百年辦學求索中,我校教師始終以一顆對教育的赤子之心,精心勞作于教育的苑囿。學校在不斷發展前行的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批名師,走出了眾多“特級教師”,市、區“學科帶頭人”,全國、省、市、區教師……付蜀光、陳淑芳、李德鑫、劉娟等多名教師被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天涯石小學致力于對教師文化的研究,努力實現教師組織和教師個體的可持續發展,一支“師德高尚、心智和諧、教藝精湛、個性鮮明”的學習型教師團隊已經形成。學校現有特級教師1人,省、市、區教師36人,市區學科教學帶頭人16人,在全國、省、市、區獲各級獎勵和表彰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94.2%。
英語教育
英語教育是我校一道亮麗風景線。作為成都市僅有的幾所“全國雙語學習研究中心雙語教學實驗學校”之一,我校在愉快英語教育、雙語教育研究中成績斐然。2005年12月,我校又掛牌“全國雙語學習研究中心雙語教學實驗學校”,通過在非英語學科開展雙語教學實驗,培養學生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的跨文化、跨學科兩種思維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智慧的發展,提高漢語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我校英語特色教育的發展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
我校英語教師隊伍有專職英語教師和外籍教師組成,中西方文化結合筑就了學校優質的教學資源。我校專職英語教師隊伍學歷高,業務精,曾先后數十次在國家、省、市、區各級英語教學培訓會上示范課,在全國、省市英語教師教學比賽中也屢獲一等獎。
在英語特色教育中,我們在英語課時安排、英語學科活動、英語考核評價上大膽創新,初步形成了英語教學長短課結合,快樂考試等鮮明特色。并將英語文化節、英語party迎新年等品牌活動作為學校的特色活動。扎實有效的課堂教學,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學習展示機會,形成了快樂學英語,開心說英語的良好氛圍。《中國教育報》、《華西都市報》、《中國教育電視臺》、四川教育電視臺等多家媒體也先后對學校英語教育進行了報道。我校經過幾年的摸索,學校英語特色經過孕育、誕生、成長的過程,“五大特色”逐漸凸顯出來,受到社會、家長、同仁的充分肯定。
特色之一靈活的課程設置。
課時安排依據學校實情和學生特點注意了常規課、活動課、雙語課、晨讀相結合,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2+2+1+1”課時模式,保證了學生天天和英語見面。
特色之二多元的英語教材。
我校的英語教材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3——6年級選用北師大版英語教材,1——2年級選用外研社《新標準英語》的前提下,還自籌資金購買了新加坡原版健康教育教材,劍橋開發的信息技術英文版教材。
特色之三的英語教學團隊。
我校的英語教學團隊由7名學校英語教師、4名外籍教師和強大的智囊團組成。目前已有北師大教授、全國英語課標組成員,深圳羅湖區,新加坡雙語教學,北京英語特級教師,全國雙語管理中心、英國夏恩學院教務長等多次到校聽課、舉辦講座等。
特色之四英語學習氛圍佳。
1、課堂教學。教師們采用“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形式,創設一個良好的英語互動氛圍。
2、英語社團活動。
3、環境布置。
特色之五活動精。
1、品牌活動
(1)英語文化節
(2)自制英語胸牌。
(3)英語課堂展示。
(4)英語聯歡會。
(5)英語競賽。
(6)英語樂考。
(7)英語游園。
(8)小小播音員。
2、學月活動
藝術教育
學校的藝術教育經過幾年的打造,特色已日見成效。學校建立了完善的藝術教育工作網絡,通過精細化的管理,確保藝術教育工作有效實施。學校加大藝術教師團隊建設,對教師實行定向培養,使其教有專攻,和而不同,在各自的生態位上各展所長。遵循“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學校不斷加強藝術學科建設,積極開發校本藝術課程。同時,以社團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活動,重普及,促提高,促進學生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將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引向深入。在市、區舉行的各級各類文藝比賽、演出活動中,我校均創佳績。2007年10月,學校以總評分**名的好成績榮獲“成都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稱號,同年12月,再度成功爭創“四川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這一榮譽,是對近年來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為下一步學校的發展搭建了更為了廣闊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