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華利運輸集團有限公司
走集約化 規范化經營之路
2006年1月10日,華利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東莞市第二家運輸集團公司。這是華利公司走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道路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華利公司始創于1952年,前身只是由一批搬運工人自發組建的搬運站,起點低,資金短缺,經營模式粗放,沒有任何的優勢可言。但經過全體員工的多年奮斗,在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引導和支持下,華利人以市場為導向,遵循社會的發展規律,積極進行了自我發展和跨越:八十年代初,公司把主營重心由貨物搬運轉向旅客運輸,并更名為“莞城運輸公司”,這是企業的**次跨越;九十年代末,華利人及時抓住了東莞大力規范運輸市場的契機,吸納了原個體經營的200多輛營運車輛,壯大了企業的規模,并順勢將企業的經營性質由集體轉制為民營,更名為“東莞市華利運輸有限公司”,這是企業的第二次跨越;現在,華利人大刀闊斧地進行企業重組,成立集團公司,走集約化、多元化經營之路,實現了企業的第三次跨越。
經過三次跨越后,華利集團屬下的成員企業達15家,兩大主營業務分別是:客運、站場經營,茶葉貿易、批發、連鎖店經營,并兼營汽車維修、五金等。集團現擁有營運車輛550多臺,營運線路遍布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等各大省市,并有按一級標準投資建設的客運站場2個,參股一級站場1個,系國家二級資質的專業運輸企業。集團投資經營的華爾佳茶業連鎖公司是東莞首家茶葉連鎖經營企業,而東莞九州茶文化交流中心則是全國首家將茶文化傳播融入銷售、交流的大型園林式茶葉城。
華利集團在1998年以前僅有二十多輛營運車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由寂寂無名發展成為規模較大、核心競爭力較強、管理較規范的集團企業,主要有下以幾點經驗:
一、緊跟政策引導,抓住市場機遇,走集約化經營之路
機遇永遠是留給已做好準備的人。華利公司的每一次跨越,都是在對國家政策和市場發展變化的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勇于面對困難,勇于面對挑戰,勇于改變現狀,并以變革來完成發展蛻變的。無論是經營方向的360度轉型、還是企業機制的變革、以及多次的資產重組,除了華利人的勇敢和智慧外,更重要的是緊緊抓住了每一次的發展機遇,才使華利的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好。
二、優化整合集團資源,樹立和增強核心競爭力
運輸集團的組建,使母公司及其子公司通過以資產為紐帶,以控股、持股等方式,形成了緊密聯結的、利益一致的企業群體,實現了經營一體化和業務一體化運作,增強了集團公司核心業務競爭力、資源的統一配置和調整、資本運營和抗御風險的能力。
三、推行標準化運作,提高管理水平。
道路運輸是服務性行業,服務質量是運輸企業能否生存、能否發展的重要的標準之一。2004年7月,華利公司全面導入和實施ISO9000: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用先進的管理技術來提高管理水平。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一是扎扎實實做到ISO標準所要求的“全員參與”,演化為“全員貫徹”,并終達到“全員支持”。二是堅持以顧客為關注焦點,識別乘客的需求和期望,確保實施適宜的過程以滿足乘客和其他相關方要求并實現質量目標。三是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四、創新人才機制,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
選賢舉能,再造創新主體。這是華利公司能夠較好的適應競爭、緊跟時代發展的重要原因。一是重視人才的引入,二是著力建設學習型組織,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三是建立考核和任職系統, 四是大力宣傳開拓創新、團結協作的企業精神和經營理念。
在新的發展時期,華利人將一如既往地以開拓創新的精神,不斷促進企業的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提高服務質量,以取得快速、持續、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