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而典雅的校園環境,是凈化師生心靈,陶冶師生情操,成為規范師生行為的課堂。
置身于校園。令人心曠神怡,校園里處處體現出追求素質教育的良苦用心,它在潛移默化中顯現著四十二中的教育是“壞境是教育”、“環境是課賞”。
校園特色育人之二:“男拳女舞”大課間活動中的亮點。
我校地處青云街,由于歷史原因,這里的地理壞境,尤其是人文環境對于學校的發展都有很多不利的影響。我們覺得學生身上純樸有佘,生龍活虎的精氣神不足。為了徹底改變學生的精神面貌,使男生更有陽剛之氣,女孩更具有陰柔之美,國校長大膽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四十二中的學生,男同學要會打拳,女同學要會跳舞。
男拳女舞成為了大課間中一項活躍學生身心的校園活動的亮點。用3年6班同學李天舒的話來說:只要一說起它,我們就感覺特別自豪,它讓我們從緊張繁忙的學習生活中得到了放松和娛樂。在以往的那些歲月中,我們四十二中還是一個素質教育比較薄弱的學校,但現在,從我們身上看不到因學習的緊迫而朦朧的雙目,也看不到因作業的繁多而彎著的背。男拳打出了男生的陽剛之氣,女生舞出了陰柔之美。在優美而有節蓁的音樂的陪伴下,男女生各分成兩個方塊隊,在統一的音樂下跳著不同的舞,打不同的拳,這讓我們深感到學校生活的豐富和有趣,而不是一味的啃書本。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中,讓`我們增強了集體主義觀念,我們在鍛煉中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增強了我們學習的欲望,陶冶了思想和情操,個性得到了張揚,孕育了美麗大方、團結文明。
我校充分利用德育資源,拓展實踐空間,寓德育于各項教育活動之中,積極開展有益于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以培養創造性思維和陶治情操為目的的文體、社區、社會實踐、扶貧幫困等活動。在校內活動中做到兩個結合:與重大節日和紀念日相結合;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
每逄節假日期間,我校布置“孝心工程”系列活動,內容主要是做家務勞動或小型的公益勞動。向父母長輩獻上一份愛心。意在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從孝敬父母做起,學會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
學校先后舉辦了喜迎建國五十年、建市百年、迎澳門回歸的活動。每年學校都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手抄報、攝影、征文、繪畫、書法、篆刻、棋類、烹飪大賽、科技小制作、“快樂英語”會話比賽、踢毽子、跳繩等比賽,深受學生的享愛。
每年一度的文藝匯演,更為師生們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舞臺。去年在“繁星”文藝匯演中,當男教師小合唱《相信自己》時,在場的觀眾沸騰了,在明爍的燈光下,臺上臺下“42中,Iloveyou!”的嘁聲隨著音樂節奏響成一片,匯成了歡樂的海洋,師生對學校深深的情誼在那一刻涌現出來……。
進取是我們永遠追求的主題。幾年來,在市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我校在各個方面都有突破性地進展。教育教學雙輪并進、比翼齊飛,市教育局體衛處楊處長在觀看了我校大課間活動之后,給予我校工作以充分的肯定:四十二中工作干得實……申報區德育特色校時,市教育局李延強老師對我校工作給予了由衷的贊賞: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今后,我校會一如既往地發揚我們實干的精神,在工作中,多思考,勤鉆研,做到學校工作有思想、有思路,春風化雨,澗物無聲,進取是我們永遠追求的主題,四十二中將以篷勃的朝氣,銳意進取的精神,向更高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