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堤旁,串場河畔,坐落著一座百年老校--東臺市實驗小學,綻放著3642朵祖國的未來之花,211名辛勤的園丁沐浴著改革的春風,在"江蘇省實驗小學"這片熱土上,播灑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甘露,迎來了"中國特色學校"、"江蘇省名小學"的"滿園春色"。東臺市實驗小學地圖
學校管理校本化積極探索"校本、能本、人本"管理的新路子,已形成充滿生命活力的學校管理文化。連續九年被評為"東臺市文明標兵單位"、"鹽城市文明單位"的東臺實小,把"依法治校"融入"目標管理、民主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全員競聘上崗的有機整體之中,形成了"管是為了不管,理是為了自理"的"超越規范、超越自我"的管理特色,追求"以人為本、自我督評"的管理境界,《中國教育報》《中國人事報》等國家級、省市級報刊予以詳細報道和高度贊評。省教委視導組留下了"管理規范,特色鮮明"的評價。
教學理念
教育科研特色化作為"江蘇省教科研基地"的東臺實小,營造氛圍,增強老師群體的科研興校意識。確保教師大專、本科學歷覆蓋率達90%的同時,豐厚科研的文化底蘊。大力推行教育科研集約化策略,以"人人有課題,科科有課題,階段出成果"為凝聚,實施科研興校。
教學成果
"九五"省級課題《構建小學校園文化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互動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已順利結題,"十五"期間有8項省級及其以上的教科研課題。主課題《蘇北農村小學構建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已進入中期推進階段,獲省"課題獎"。在《中國教育報》、《小學德育》、《江蘇教育》等報刊發表科研論文400余篇,20多人次被表彰為全國教師、部省級勞動模范、省市教育工作者,1人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2人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和全國教師。41人次被評為省、市、縣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原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視察實小時欣然揮毫:"科研興校,植德育人"。
集體榮譽
學生發展素質化作為"江蘇省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的東臺實小,以德育為核心,探索出了"學科滲透、活動深化、競賽升溫、內外互動"的一體化德育模式,"全國紅旗大隊"、"全國雛鷹大隊"、"江蘇省德育先進校"、"江蘇省德育整體改革試點學校"、"江蘇省手拉手活動先進集體"、"鹽城市德育先進學校"等榮譽紛至沓來。
老師榮譽
作為鹽城市首批創新教育試點學校,東臺實小以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書包減肥、課余降壓、作業限量"的約束和"構建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引導為兩翼,狠抓教育教學質量,老師40多人次獲省、市級會教一、二等獎。
學生榮譽
學生連續三年獲江蘇省"小數報杯"數學競賽團體獎,省讀書競賽團體獎,省科技知識競賽團體獎,省"未來科學家"現場競賽二等獎,榮獲"鹽城市小學生綜合素質團體賽"縣級實小組**名,蟬聯東臺市素質教育綜合評比**名。藝術、體育、科技、勞動教育異彩紛呈,學生獲全國書法、繪畫比賽團體特等獎,連續榮膺"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獲鹽城市棋類比賽"六年冠",鹽城市藝術大賽團體一等獎。國家教委藝術司領導冠以"滿園春色"的高度評價,省教委、省科委授予學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的金色牌匾。
校園建設精品化總投資8000萬元,占地80畝,總建筑面積50000m2的重建、擴建工程,2003年9月18日正式開工,歷時320個日歷天,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8月8日竣工,并投入使用。如今的東臺實小,給人以獨特的創意、繽紛的色彩及濃濃的文化內質。"愛學樓"、"博學樓"、"崇學樓"三幢教學樓與"求知樓"、"探知樓"、"行知樓"三幢綜合樓交相輝映,堪稱精品。(二期工程為正在啟動施工的藝術樓、體育館、田徑場等設施以及生活用房。)
春風化雨,春華秋實。昨天,東臺實小"小荷才露尖尖角"。今天,這所鹽城市素質教育示范??芍^"映日荷花別樣紅"。明天,在"三個面向"和"三個代表"思想的正確指引下,東臺實小全體師生員工將與時俱進地譜寫更加光輝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