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0年,東營區有各級各類學校38所,在校生26059人,其中義務教育學段在校生21617人;教職工2436人,其中專任教師1765人??蒲袡C構35個,各類技術人員4133人,其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人員1316人。共取得市級以上各類重要科技成果1項。專利申請量1591件,比上年增長5.57%。有文化場所11處,文化大院255處,東營區有區屬醫療保健衛生機構3個,醫院、衛生院床位807張,衛生技術人員1310人。
2005年,區教育局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按照“11484”工作思路(圍繞一條主線,啟動一所學校,實施四大工程,狠抓八項工作,力爭四個突破),自我加壓,大膽創新,全區教育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全區有各級各類學校41處,其中普通高中1處,職業中專1處,初中12處,小學27處,(包括九年一貫制學校6處)。幼兒園131處(其中國辦1處)。教職工2432人(含內退),中小學專任教師1711人,高中、職業中專、初中、小學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為100%、75.93%、99.27%、98.79%。在校生24871人,其中小學14241人,初中8185人,高中689人,職業中專1756人。全區學前三年兒童受教育率96.69%,小學正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殘疾兒童入學率為100%,小學畢業生合格率、升學率均為100%。基本普及了高中段教育,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的升學率為86%。普通高考錄取1438人,其中本科達到778人,比去年增加172人,增長幅度達30%,??疲ǜ呗殻╀浫?60人。
年內,全區教育經費總投入13873.6萬元,其中財政性教育經費12629.1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10269.3萬元,教育稅費2359.8萬元),社會捐資159.3萬元,事業收入831.5萬元,其他收入253.7萬元。隨著教育投入不斷增加,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
2005年下半年撥付“三免”(市、區政府免除農村中小學學生雜費、課本費、作業本費)資金295萬元到各鎮、街道,為加快教育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2005年我區教育工作實現“六大新突破”。一是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新突破。05年中考,在全市各學科成績評價中,我區贏得18項評比指標中5個全市**(政治平均分、率,物理及格率、平均分,化學及格率),總成績全市第二。中考進入全市前1000名、3000名的學生分別比去年提高了22.4%和7.1%??既胧幸恢腥藬当热ツ暝鲩L19.5%。中考成績打了一個翻身仗。共有220余名教師受到獎勵,發放獎金達17萬元。二是學校管理實現新突破。建立了全員目標管理評價體系,評價體系分局機關股室,鎮(街道)教育辦公室,區直學校和鎮(街道)初中、中心小學,通過實行全員目標管理體系,將任務指標層層分解,實行月報、抽查、核實制度,有效激發了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全區中學、中心小學創辦校報21種、???種,搭建起了展示師生才華的平臺,成為學校形象的宣傳載體。三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實現新突破。全面實施了教育干部“讀研聽評”工程和校本培訓工程。05年組織教師培訓24項,受訓5100人次,全區教師人均2.3次。組織各種教研活動28次,參與教師2000人次。區三中、區實驗學校分別被評為省級、市級校本培訓示范學校。在全省“百佳”論文評選中,我區有72篇獲獎;在全省05年中小學教育科研成果評選中,92篇論文獲獎,獲獎率75.4%。按照男教齡滿30年、女教齡滿25年的標準,對115名教職工實行了內部退養,教師隊伍結構得到優化。全區中、高級職務教師85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0.2%。四是全區辦學條件實現新突破。堅持“配名師、辦名校、創名牌”原則,成功啟動區一中,按省級規范化學校和省級電化教育示范學校標準配套了圖書室、閱覽室、實驗室等功能室,在全區考選教師121名。全面完成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年度任務,新建、改建運動場地15處;配備圖書8.8萬冊,價值163.1萬元;投資156萬元(自籌30萬元),建設微機室26個,多媒體教室4個,428臺微機配備到位?! ∪珔^微機總數達2578臺,微機室50個,語音室18個,多媒體教室110個。五是學前教育工作實現新突破。中心幼兒園建設基本完成。鎮(街道)中心幼兒園投入使用6處,辛店街道中心幼兒園、龍居鎮中心幼兒園高起點定位,高標準運行,起到了榜樣示范作用,社會效益良好。牛莊鎮和文匯街道2處中心幼兒園正在建設。全區幼兒園減少到131處。實行登記注冊、分類定級管理,共注冊幼兒園86處,托兒所45處;評出區級一類園19處,二類園40處;三個班以上的農村幼兒園占56.48%。各鎮(街道)建立了0-6歲嬰幼兒檔案,學前三年入園率為96.69%,達到了市普及學前三年教育驗收標準。六是學校安全工作實現新突破。各學校均設立了安全管理辦公室,對學校校舍、學生用車、食堂、化學藥品等重點項目建立了電子檔案,實施動態管理。聘請消防等部門專業人員,對各鎮(街道)教育辦安全管理人員、各中小學校長(園長)、民辦學校校長120人進行了安全管理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在全區中小學共發放安全教育讀本2.64萬冊,把安全教育課納入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全區學校均開設了安全課,配備了專任教師。“平安校園”創建工作成效顯著。
05年,教育系統共提拔、調整科級干部13人次,教育局、區直學校的領導班子結構得到優化。在各鎮(街道)中學、中心小學和局機關組織了中層干部競爭上崗,激發了機關、學校工作活力。同時積極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區三中、區實驗幼兒園與市交警二大隊開展了警校共建活動。我區1處學校被評為省級綠色學校,2處學校被評為市級文明校園,8處學校通過市級文明校園復查,區實驗幼兒園被評為全區群眾文化工作先進單位。教育宣傳工作成效顯著。在報刊、電視、電臺、網絡等媒體發表稿件國家級5篇,省級28篇,市級346篇,區級460篇,宣傳信息發稿量居全區前列。
區一中成功啟動。堅持“配名師、辦名校、創名牌”原則,區委、區政府投資1.2億元,按省級規范化學校和省級電化教育示范學校標準,在東營區新區興建了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東營區**中學。學校于200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在全區考選教師121名。為區一中配套了圖書室、閱覽室、實驗室等功能室,購置圖書6萬余冊,儀器、器材、圖書等均達部頒Ⅰ類標準,師機比達1∶1,班級全部實現了多媒體教學。配套建設了能夠同時容納1200名師生就餐的餐廳,建筑面積8500平方米的室內體育館。
2005年9月29日,東營區隆重舉行東營區**中學揭牌儀式。上午9時,東營區**中學揭牌儀式在學校星光廣場隆重舉行。儀式由副區長劉美華同志主持。劉區長宣布儀式正式開始后,彩球放飛,鞭炮齊鳴。她代表區委、區政府向參加儀式的各位領導、來賓、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出席揭牌儀式的有:市政府、石油大學、市教育局、市職業學院、市技術學院的領導;勝利教育管理中心、河口區、廣饒縣、利津縣、墾利縣教育局的領導;東營黨政領導;全市知名學校有關領導以及區一中師生共1000余人參加。在揭牌儀式上,東營區**中學負責人王德華同志首先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學生代表獻辭,廣饒一中常田軍校長代表來賓致詞,區委副書記呂躍慶代表東營區委、區政府講話,副市長曹連杰代表市委、市政府講話。省教育廳基教處副處長王中民致詞希望東營區**中學要努力辦成東營區乃至全市的窗口示范龍頭學校。市委常委、秘書長周燕明、副市長曹連杰、介紹副主席蘇榮桂、東營區區長張傳勝等領導為東營區**中學揭牌。
學校建設起點高、設施配備標準高、師資選配優良,現有小學部14個教學班、初中部20個教學班,在校生1750人,教職工121人,教學秩序井然,教學成績顯著,社會聲譽良好。
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年度任務全面完成。2005年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是市政府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我區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年度任務全面完成,通過了市政府驗收。新建、改建運動場地15處;配備圖書8.8萬冊,價值163.1萬元;投資156萬元(自籌30萬元),建設微機室26個,多媒體教室4個,428臺微機配備到位。
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工作扎實推進。2005年以來,區政府出臺《東營區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和《東營區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標準》,進一步規范幼兒園管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安全管理工作,不斷提高保教質量,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工作扎實推進。
全區現有幼兒園131處,其中區政府辦園1處(區實驗幼兒園),區機關事業單位辦園1處(區婦聯幼兒園);鎮(街道)轄幼兒園129處,其中鎮政府辦園5處,聯合辦園1處,教育部門辦園3處,村集體辦園61處,個體園59處。學前三年幼兒總數9008人,在園幼兒8710人,入園率為96.69%。學前一年幼兒入園率為100%。全區幼兒教職工555人(其中幼教專業135人),本科學歷42人,大專學歷133人,中專學歷266人,高中學歷58人,初中學歷56人。其中公辦教師 138 人,占教師隊伍總數的24.86%。
扎實搞好中心幼兒園建設工作,鎮(街道)中心幼兒園投入使用6處,在建2處。對投入使用的幼兒園,做到啟 動一處、成功一處。黃河路街道投資100萬元,新建一處占地3045平方米,主體為樓房的幼兒園,05年3月份已啟用;辛店街道投資230萬元,占地5393.7平方米,新建主體為樓房的幼兒園,05年6月份招生啟用;龍居鎮投資300萬元,新建一處占地6100平方米,主體為樓房的幼兒園,05年10月份啟用;牛莊鎮新建一處占地2784平方米,主體為平房的幼兒園,主體工程已竣工;文匯街道計劃投資180萬元,正在建設占地面積1472平方米,主體為樓房的幼兒園。
通過“省級規范教育收費示范區”驗收。11月9日,省監察廳副廳長孫繼業一行3人對東營區創建“規范教育收費示范區”工作進行驗收。
近年來,我區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認真落實教育收費政策,全面規范學校收費行為,創建“規范教育收費示范區”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從根本上遏制教育亂收費行為。充分發揮政府投入主渠道作用,教育投入實現“三個增長”。2005年將生均公用經費納入區級財政專戶,按小學每生80元、初中每生100元的標準,全區農村中小學161萬元生均公用經費已全部撥付到位。從2006年1月份開始,全區所有國辦學校的生均公用經費,教師“三金”、目標獎、失業保險金、工會費、福利費全部納入區級財政預算。
二是規范教育收費管理,切實減輕學生家長經濟負擔。建立了東營區治理教育亂收費聯席會議制度,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責,協調配合,齊抓共管。教育局每學期初召開專門的教育收費工作會議,學習有關文件規定,統一布置收費工作。實行教育辦主任、校長“三述(述學述職述廉)”制度,各學校嚴格落實“一費制”收費政策,在醒目固定位置設定了收費標準公示牌。學校每學期對收支情況張榜公布,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嚴禁任何部門、單位或個人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平調和擠占學校收費,教育收費工作走上了公開化、制度化、規范化道路。
三是加強監督檢查,努力創辦人們滿意的教育。制定對鎮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細則,建立起了督導鎮級政府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在全區大力推行政務、校務、財務“三公開”和民主議事、民主理財“兩小組”制度,建立學校收費自查自糾制度。設立舉報箱,開通熱線電話,在全區建立了20個行風監測點,廣泛接受社會監督。近幾年沒有發生一起較嚴重的亂收費行為。省“規范教育收費示范區”驗收組對東營區規范教育收費工作取得的成績給與充分肯定。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區順利通過全省規范教育收費示范區驗收,區教育局榮獲全市實施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先進集體,全區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單位等23項榮譽稱號,機關16人次受到省、市、區政府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