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中學,也簡稱為恩平一中,坐落于廣東省恩平市恩城中心城區鰲峰山南麓,青云路盡頭,交通方便,為廣東省**批重點中學。
恩平市**中學是一所有著光榮傳統的學校。建校近百年來,校風純素、教風嚴謹、學風扎實,數輩良師櫛風沐雨,艱苦創業,積淀了深厚的學校文化,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為祖國培養了眾多的仁人志士和數以萬計的人才,是恩平市基礎教育的龍頭,被譽為“讀書的圣地,培養人才的搖籃”。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秉承著優良傳統,進一步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成果卓著,贏得了恩平人民的贊譽。
2003年,恩平市委、市政府根據教育發展的需要,決定把恩平一中創辦成為國家級示范性高中,這是學校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盡管受到經濟條件、人才需求、生源素質等因素的制約,顯得困難重重,但是,我們發揚了恩平老區人民吃苦耐勞、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把握機遇,知難而上,迎接挑戰。幾年來,我們在教育理念、課程改革、教學質量、辦學條件、對外交流與合作及示范輻射作用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
恩平一中創辦于1918年,它的前身是“恩平縣立初級中學”,坐落于恩城橋峰路、市府大院東側。1946年增辦高中,解放后于1951年更名為“恩平縣**中學”,后與簡師、農校合并,稱為“三聯中”。1970年“文革”動亂期間停辦。1978年復辦,并定為縣的重點完全中學,校址遷往鰲峰山南麓的“學宮”舊址。遷址后的恩平一中,前依滔滔錦江水,后枕巍巍鰲峰山,占地120多畝,校內古樹參天,環境幽雅,有“園林式”學校之美譽,是一片求知的凈土,是陶冶情操的殿堂。
在多年的辦學歷程中,該校確立了“勤奮、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形成了“文明、篤志、團結、務實”的校風,“敬業、愛生、篤行、善導”的教風和“勤勉、慎思、合作、進取”的學風。堅持“以人為本、根植基礎、教育創新、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形成了“繼承僑鄉傳統文化,弘揚自強不息精神”的辦學特色。學校與時俱進,銳意創新。1994年躋身于首批“廣東省一級學?!?,2004年實現初、高中分離。成為高中后,又揚帆猛進,朝著國家級示范性高中的更高更遠的目標強勢挺進,成為恩平教育改革的排頭兵,樹立了恩平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幟。
目前,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達2772人,編為52個教學班。全校教職員工(含正編及合同臨工)209人,專任教師181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22人,中級教師102人;南粵教師3人,南粵教壇新秀3人,參加國家、省骨干教師培訓的10人,碩士研究生畢業1人。學校建有規范化的教學樓、現代化的實驗樓、套間化的學生公寓,校舍建筑面積為44932平方米,共有課室78個,功能場室44個,學生宿舍6幢。學校還努力構建現代教育信息體系,多媒體網絡教學日臻完善。這些都為創建國家級示范性高中提供了保障。
在上級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學校上下一心,理念先進、管理到位、教育質量全面提高,成績斐然。學校相繼獲得了“廣東省貫徹實施‘體衛條例’先進單位”、“廣東省特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江門市標兵文明單位”、“江門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江門市綠色學校”、“江門市先進基層黨支部”、“恩平市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示范性學?!?、“恩平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使這所古老的、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地方名校煥發出更加迷人的風采。
創建國家級示范性高中是該校實施可持續、跨越式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升學校辦學品位的必由之路。幾年來,我們把創建國家級示范性高中作為規范辦學行為、推進學校發展的重要途徑,邊創建邊規范,以創建促發展,為該校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創新辦學理念、拓寬辦學思路、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校園文化建設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的發展。因此,在謀求教育持續發展的今天,我們大力營造校園文化,特別是著力營造精神文化。因為校園精神文化既是深層的群體意識,又是形成師生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關鍵。表現為師生共同的價值認同,價值取向,行為方式。校園文化一旦形成,時時刻刻感染著師生,使人向上,催人奮進,并以巨大的魅力使廣大師生凝聚團結在一起。多年來,我們結合學校的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師生積極參與文化活動,在文化活動中欣賞感悟學校文化,提高文化素質。
學校主頁是:http://www.epyzh.com/
以上資料來源于恩平市**中學主頁,版權恩平市**中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