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縣教文體局工作部署,在市電化教育館的直接指導下,我校嚴格按照市教育局《關于創建“衡水市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的通知》的要求,對照衡水市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評估驗收標準,逐步添置和完善了教育技術裝備,并且加強管理和使用,全面加強教育技術裝備與學科的整合,使之合理**使用,全面提升學校的教育裝備水準和應用水平。
一、加強組織領導,規范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機制
學校建立了以侯金華校長為組長、李建國副校長為副組長的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領導小組,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由李建國副校長分管,教務處王俊來主任、李向輝、張幫利副主任分管實驗室、計算機室、信息技術圖書室和其它專用教室,總務主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各個崗位的責任分工,使教育裝備管理更趨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
在平時的工作中,學校經常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和現代教育技術專題會議,研究和部署我校的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檢查交流在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及時督促相關人員按規范要求工作,確保了我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二、加大投入,進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技術裝備水平
根據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的要求,學校爭取到上級政府的有力支持和社會人士的熱心資助,大幅度改善了教育技術裝備。2010年暑假,進行了網絡線路改造和調試,新增多媒體室2個,對理化生實驗室進行改造翻新,更新了儀器室、化學藥品室、準備室的設施設備。添置了5508冊圖書,增設了閱覽室……這些先進的教學儀器能及時為教學所用,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
目前,學校有理、化、生實驗室各1個,電腦網絡教室2個,全校共有電腦40臺,計算機教室數量滿足信息技術教學的需要,且能保證信息技術課上每生一機,學校裝備多媒體大教室2個,圖書32056余冊,生均42.2冊,各專用教室配置齊全,校園網絡系統、校園閉路電視系統、自動廣播音響系統、校內通信系統經常隨著形勢的需要而升級換代,DVD刻錄系統、音像視頻編輯系統,消防、防盜等安全設施齊全,這些設備為廣大師生教育教學活動,實施新課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三、改進工作方法,推進我校教育技術裝備的使用效能
加強實驗室工作管理,提升實驗水平,新課程要求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改革實驗類型,充分利用好實驗室的使用效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水平、動手能力和探究意識,是我們的目的。
1、專人負責,明確職責
我校現有專職實驗教師3人,均為中學一級教師。他們專門負責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的實驗操作儀器保養、維修等工作。學校要求相關教師和實驗員能按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及實驗要求和演示要求上好每節實驗課。實驗課開出率與分組實驗開出率均達到100%,并創造學生實驗的機會,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各種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報告、儀器使用等資料齊備。
2、制定制度,科學管理
各室均有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建立了《教師演示實驗記錄本》、《學生實驗報告單》、《儀器報損》、《儀器借用》、《教學儀器總帳》等實驗教學及教學儀器管理的有關帳冊,還建立了《學生實驗規則》、《實驗室內部管理制度》、《實驗教師職責》和《儀器室管理規則》等規范管理。
3、加強檢查,做好資料積累
根據要求,落實了安全防范、衛生保潔等各項措施,同時加強檢查,確保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做好了各類資料的記載、積累。學校有總帳,各室有儀器明細帳,做到柜有柜簽,物有標簽,儀器分類存放,整齊規范,做到定期保養,損壞及時維修。確保存放在柜中的儀器都處于可正常使用狀態。
4、做好圖書室工作,提升文化育人功能
我校一貫堅持文化立校的方針,學校領導對圖書室的建設十分重視。正是由于領導重視,廣大師生積極配合,加上全體圖書室工作人員的努力工作,充分發揮了圖書室應有的作用,為教育教學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①硬件建設
我校對照相關要求,配有圖書專用教室,并有1名專職教師負責,室內各項配套設施齊全完好。藏書結構合理,數量達標,無盜版、內容不健康等無收藏價值的書刊和電子讀物,無嚴重破損的書刊。學校對圖書室有近期和長遠發展規劃,有檢查,有評價、有總結,有校領導分管,有經費保證。學校每年生均新增圖書嚴格按照標準相關要求配備。
②規范管理
圖書室各項規章制度完善,管理規范。所有圖書按《中圖法》分類,所有圖書上架。圖書、音像資料、期刊等均按規范著錄。圖書上有藏書章、書標、條形碼。圖書室管理人員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下功夫。實行了邊工作、邊學習、加強練兵的“三步曲”。一是勤整理,對師生歸還的圖書每天及時歸類上架;二是勤檢查,對師生在借閱時抽亂、插錯的書籍勤查找;三是勤過目,到書架旁勤看一看,對圖書的位置了如指掌。為師生查找資料時省了時間,提**率,獲得了師生們的好評和贊譽。
③開放
圖書室對全校師生開放閱讀,切實發揮圖書室教育教學第二課堂的作用。對全校學生每周一至五,做到天天準時開放,盡管工作量大,任務重,由于圖書室工作人員責任心強,充分做好了準備,管理到位,切實發揮了圖書室是教育教學第二課堂的作用。同時,對新到的報刊及時展出,決不過夜,讓廣大師生及時看到新的報刊內容,并對過期的報刊及時裝訂入庫,讓每一種圖書報刊都真正地發揮出效益。
④活動豐富
學校每學期教學計劃中有圖書使用教學內容;有計劃做好導讀工作;配合學校工作,運用剪報、圖片、圖書等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積極開展各類讀書活動、開設閱讀指導課。每年都配合學校語文教研組開展讀書征文活動,在各級各類征文活動中我校的學生取得了比較優異的成績,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與表揚。
四、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優化教學效益
1、加強基礎設施配備
我校嚴格按照《衡水市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標準》的相關要求配備有計算機網絡教室、計算機資料及工作室、軟件制作室、多媒體教室、校園網絡管理中心、校園閉路電視系統、校園廣播系統、學校安全監控系統等。各專用教室的制度健全并落實到位,內部配套設施齊全完好。有防火、防潮、防腐、防塵、防盜等措施,計算機設備完好率達到100%。
目前我校有2個計算機網絡教室,網絡信息接口到達每一個專用教室及教師辦公室,并配有4個多媒體室。
2、優化電教設備運用
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有序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研究的教學研討活動,學校要求50周歲以下的老師都必須學會使用多媒體上課,學校每年定期開展信息技術教研活動,做好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考核,組織師生參加各級信息技術應用評比活動。目前班級多媒體使用要求、網絡教室使用規定明確,落實到位,硬件設備使用情況穩定、效果優良;學校嚴格按照信息技術教育教材要求開足課時,學生上機操作課時符合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要求。能夠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軟件制作室進行授課和備課,使用有計劃、有記錄。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軟件應用適當,有害信息傳播。
3、健全學校網絡建設
我校校園網有專人負責管理和維護,不斷擴充校園網版塊內容,增加師生喜聞樂見的信息,并為學校管理工作服務,逐步實現無紙化辦公。加強師生網絡道德教育,實施網絡安全措施,確保學校網絡安全暢通,嚴格阻止不良信息侵入。學校信息技術教研組組織相關人員收集、整合現有的各種電子音像教育資源及網絡資源構建學校資源庫,建立了學校的資源中心。
4、開展豐富多樣的電教活動
學校每學期在校長的領導下,有教務處和信息技術教研組組織開展全校教室課件比賽,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整合課課件、教案、教學設計等比賽。利用多媒體教材組織學生觀看各類教育專題影片,如地震預防常識教育、消防等安全教育等。
五、用好專用教室,推進使用效能
我校根據《衡水市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標準》要求,對音樂、美術等專用教室進行了改造添置了新的設施、設備。體育場地符合標準,學校有300米田徑場,有籃球場及足球場,場地建設標準高,學生活動空間大。體育器材配備到位,并能根據要求及時增加、更新。各專用教室有專職管理員,制度規范,資料齊全,安全設施到位。
近年來我校不斷對照《衡水市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加大教育技術資金投入,加強硬件建設,使我校的教育技術裝備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不斷提高教育技術裝備的使用率,不斷提高軟件水平,加強各項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規范各項規章制度。使教育技術裝備成為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校品位的重要輔助手段。
但是,對照《標準》,我校尚缺少很多設施。比如:光纜未接入學校(現在只是電話線上網),計算機數量還不能滿足師生的需求,多媒體還沒有在所有班級安裝等;我們將以這次市電化教育館的督導為契機,正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向地方政府領導作專題匯報,爭取早日解決問題,高標準配齊裝備,并充分發揮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