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坑土樓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地區南靖縣書洋鎮,建縣已有六百多年歷史。與隸屬龍巖地區的永定交接的書洋、梅林兩鎮,大多數是客家人,其它鄉鎮則以閩南人居多。四座圓樓簇擁著一座方樓,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絕倫,璀璨奪目,又像是一支氣勢磅礴的五重奏交響曲,在青山秀水間激越地奏響。公路隨著山勢蜿蜒而下。隨著觀看角度的變化,田螺坑景觀魔術般地不斷變幻,圓樓時而在前時而退后,方樓時而隱蔽時而暴露。來到坡底公路上,抬頭往上一看,田螺坑土樓群猶如布達拉宮橫空出世,巍峨聳立,莊嚴肅穆,在陽光下一派金碧輝煌。田螺坑座土樓叫步云樓,就是那位于“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樓,始建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高三層,每層26個房間,全樓有4部樓梯。取名步云,寓意子孫后代從此發跡,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果然,步云樓還在興建,族人又有了財力,隨即在它的右上方動工修建新一座圓樓,叫和昌樓,也是三層高,每層22個房間,設兩部樓梯。1930年,步云樓的左上方又建起了振昌樓,還是三層高,每層26個房間。1936年,瑞云樓又在步云樓的右下方拔地而起,仍然是三層,每層26個房間。后一座文昌樓建于1966年,準確地說它是一座橢圓形樓,三層,每層有32個房間。福建土樓被譽為“中國古建筑的奇葩”、“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璨明珠”,正申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南靖土樓作為福建土樓的杰出代表,在申報“世遺”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南靖土樓主要由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貴樓、懷遠樓及下版土樓群(裕昌樓)、塔下村(德遠堂)、石橋村(順裕樓)、上田土樓、下山土樓、翠林樓(小圓土樓)組成,它們像天上掉下來的飛碟、地上長出來的蘑菇點綴在南靖的群山中,和周圍的群山、梯田、果樹、溪流等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來參觀。田螺坑土樓群是南靖土樓中特色的典型,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游人游土樓的之地。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顧問史蒂汶斯.安德列稱田螺坑土樓群是“世界上、神話般的山區建筑模式”。上海同濟大學路秉杰教授帶師生完成《福建南靖圓寨實測圖集》后說:“沒有看到田螺坑的土樓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樓。”中國文物局古建筑保護組組長羅哲文曾寫詩贊美:“田螺坑畔土樓家,霧散云開映彩霞。俯視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達拉。或云天外飛來碟,亦說魯班墨斗花。似此樓形世罕有,環球建苑一奇葩。”土樓是一本讀不盡的書,田螺坑土樓群是其中極其重要的篇章。游土樓,住田螺坑,真正體驗土樓人家的生活氣息,領略不同時間、不同氣候、不同光線下田螺坑各個角度的美景!想來田螺坑游覽,請與田螺坑土樓群“影友之家”的黃亮忠聯系,提供餐飲、住宿、導游、土特產、紀念品、專車接送。
歷史文化
田螺坑座土樓叫步云樓,就是那位于“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樓,始建于清嘉慶元年(1796年),高三層,每層26個房間,全樓有4部樓梯。取名步云,寓意子孫后代從此發跡,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果然,步云樓還在興建,族人又有了財力,隨即在它的右上方動工修建新一座圓樓,叫和昌樓,也是三層高,每層22個房間,設兩部樓梯。1930年,步云樓的左上方又建起了振昌樓,還是三層高,每層26個房間。1936年,瑞云樓又在步云樓的右下方拔地而起,仍然是三層,每層26個房間。后一座文昌樓建于1966年,準確地說它是一座橢圓形樓,三層,每層有32個房間。
風土人情
1、根據天氣變化,注意防寒保暖,攜帶雨傘。2、盡量避免接近動物和鳥類。研究發現,不少疾病都與其傳播有關。3、氣溫多變,皮膚易過敏。盡量不與花粉等過敏源接觸。有過敏者應帶上抗過敏藥品和防曬護膚品。4、在活動時也應注意財物的保管,不要帶過多的貴重物品。
--------------------------------------------------------------------------------------
旺季門票:50元
--------------------------------------------------------------------------------------
開放:9:00-1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