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潮流溢的臺江鬧市有這么一塊格外清新的文化熱土,它就是福州華倫中學。華倫中學創辦于1994年,辦學以來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上下求索,開拓創新,構建華倫的辦學特色,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為一批又一批慕名而來的求學者打造了一方育人天地。為滿足社會對教育多元化的需求,2007年又開創了華倫中學新的里程碑,擴大辦學規模,創辦了寄宿制校區——倉山校區,面向全省招收寄宿制教學班,實行封閉制管理和小班化教學。目前,華倫中學校本部和倉山校區共有36個教學班,學生總數1700多人,教職工160多人,校園環境清新優雅,教學氛圍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團結溫馨,有“心靈的桃源”之美稱。?
學校由中聯公司主辦,福州八中和雙豐村協辦,董事會五位成員中有三位具有高級教師以上的職稱,被有關部門認定為、行家治校。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長戴俊是福建省民辦教育協會副理事長、首屆福州市民辦教育協會理事長,投身教育半個多世紀,原為福州八中校長,具有近20年重點中學校長工作經驗,思想解放,敢于創新,工作業績昭著,曾榮獲全國勞模、全國先進教師、省市勞模等多項榮譽。學校建立了黨支部和工會組織,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劉良知是福州市教育界資深人士,省黨務工作者,原為福州師專黨委書記,有豐富的學校領導工作經驗。黨政班子團結進取,勵精圖治,深得全體師生信賴。學校規章制度健全,管理嚴格規范,教育教學工作**有序運行。?
學校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政策法規為依據,以質量特色為生命,以規范管理為保障”的辦學指導思想、“依法辦校、以德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路子和創建“校風良好、環境優美、設施先進、質量、特色突出”的省市名牌民辦學校的辦學目標,努力辦好人民需要、滿意、放心的教育。我校遵循“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辦學宗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大力發展優質教育和特色教育,辦學成果顯著,連續十二屆畢業生“四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并受到市教育局表彰。同時,培養了大批品學兼優、學有特長的學生,參加全國、省、市的信息學、英語、數學、物理、化學、作文、書畫等競賽獲獎的學生達400多人,特別有七位學生獲得“福建省小科學家”的殊榮,其數量在全省初中中位居**。我校已獲得“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民辦學校先進單位”、“福建省小公民道德建設先進集體”、“福州市文明學校”、首批“福州市民辦A級達標學校”、“福州市民辦教育先進單位”、“福州市課改實驗先進單位”(全市唯一的一所民辦學校)、“福州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平安校園”、“福州市先進家長學校”等諸多榮譽。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授予我校為“青少年素質教育示范單位”。
學校堅持教育創新,確立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辦學宗旨,不斷強化教職工的以人為本意識、優質教育意識、特色教育意識和服務意識。戴校長提出的“要關愛每一個幼小的心靈,尊重每一個的人格,教誨每一個學生懂得自尊,鼓勵每一個學生充滿自信,幫助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帶領全體學生探索人生的成功之路”的教育理念,已成為全體教職工的共識。學校堅持把德育教育放在素質教育的首位,將德育工作貫穿于學校一切工作的全過程,德育工作常抓常新。不斷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內容、新方法,注重實踐,注重滲透,注重內化,增強德育工作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德育工作由校長、書記親自掛帥,建立了科任老師的特殊生導師制。重視學生的養成教育,從一言一行抓起,每天檢查評比,常年堅持,毫不松懈,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每年都舉行校園科藝節、體育節、勞技大賽以及演講、朗誦等各類競賽活動,組織學生參加軍訓和勞動實踐活動,創辦了《華倫人》校刊,成立了校園電視臺、少先隊“激情飛揚”廣播站、學生藝術團,組織了學生文社,為學生提供發掘潛能、展示才華、追求成功的舞臺,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之中得到思想的錘煉、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完善。還與時俱進地開展了許多生動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動,如,開展了“21世紀的理想教育”活動,“心手相牽”親子活動,以“勤儉”為主題的小公民道德建設系列活動,“學習衡水,打造激情燃燒的校園”思想教育活動等,營造了奮發向上的教育氛圍。
學校突出優質教育和特色教育,大力推行課程改革。根據新課標精神,確立了“創設情境、自主互動、三維整合”的教改總課題,立足于校情、學情,加強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訓,開展了“課堂教學策略”和“課堂教學評價”、“提高教學有效性”等課題研究,狠抓教研集備、教學設計、課后反思等環節,開設研究課、創優課,通過聽課、說課、評課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課堂教學提倡“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以英語的“情景設置”、數學的“先學后導”、語文的“閱讀交流”等課改實驗為突破口,積極探索有益于學生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受到學生的歡迎。創辦英語實驗班和數學實驗班,開展分層次教學,以滿足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學生學習需求,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切實把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作為課改的一項重要工作,全面推行“限時作業、全批全改”。
學校以創建“平安校園”為契機,加強校園的建設和管理,為師生提供安定和諧的
校園環境。將維護學校安定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制。加強與當地派出所、周邊社區的溝通聯系,共同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重點抓好游泳、防火、交通等安全教育與防范工作,并開展火災、地震等災害的緊急疏散逃生演練,提高學生的自防自救能力,遏制事故發生。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身體健康教育,加強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確保師生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