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縣共有全日制學校41所,其中高中、完全中學各1所,職業中專2所(含民辦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2所(含民辦2所),初中9所,中心小學13所,村小3所;另有教學點35個,幼兒園47所(含民辦24所),培訓機構10個。在職教職工2521人(含特崗教師),其中普高234人,職中130人,初中859人,小學1298人。在籍全日制學生和幼兒共30116人,其中普高2378人,中職915人,初中5904人,小學12837人,幼兒8082人。
近年來,中方縣委、政府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教育強縣”戰略,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提升辦學水平,全縣教育得到長足發展。一是教育發展機制逐步健全。出臺了《關于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中方教育發展二十條”)和《關于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在教育經費投入、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環境優化等方面構建了建縣以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機制。二是辦學條件明顯改善。2008年以來,累計投入1.42億余元,創建了30所合格學校、4所鄉鎮示范性幼兒園。投入1億余元新建了中興學校。三是師資隊伍不斷加強。通過招聘特崗教師、選派學生到師范院校委托培養、從外縣引進教師等途徑,優化了教師結構。開展了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樹立了楊賢生等一批教師典型。四是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中興學校、城北小學、城北中學、中方小學和瀘陽小學成為全市課程改革樣板校。全縣初三學考綜合質量連續三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并處于全市**方陣,高中學考綜合成績連續兩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五是教育內部管理不斷加強。開展了學校管理水平提升年活動,學校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購置學生用車、配備校園監控系統和專職安保人員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六是學生資助機制逐步完善。成立了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和“康龍助學基金會”,共落實捐款1015萬元,在縣一中開辦了高中“康龍班”,促成了長江商學院十九期EMBA班學員到蒿吉坪學校捐資助學。中方縣先后獲得全省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單位、教育強縣視導等次、規范教育收費示范縣、教育考試工作先進單位,全市目標管理先進單位、高考突出貢獻單位等多項榮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方教育人正以建設教育強縣和打造武陵山片區教育高地為目標,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創新,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