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學院坐落在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湘潭市,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管、文、理、經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實行**與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歷史沿革:湖南工程學院于2000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由湘潭機電高等??茖W校與湖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而成。湘潭機電高等??茖W校創建于1951年,原隸屬于國家機械工業部,1959-1963年曾辦過本科“湘潭電機學院”;1997年被確定為全國示范性高等工程??浦攸c建設學校;湖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創建于1978年,原隸屬于湖南省紡織工業廳。學校現實行**與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辦學基本條件:學校校園面積1806畝,教學行政用房19.44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08萬冊、電子圖書35萬冊,單價800元以上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483.82萬元?,F設有16個教學院(部、工程訓練中心),39個本科專業,涉及工、管、文、理、經5大學科門類,以工學為主。全日制在校學生11955人,其中本科生11207人,面向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208人,其中專任教師723人,正高職稱77人,副高職稱教師230人,博士30人,碩士375人。現有省學科帶頭人5人(含培養對象),省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中國機械工業青年科技4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8人,省級青年骨干教師、學術骨干47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省勞動模范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省教師3人,有23名教師被省內高校聘為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具有指導碩士研究生的能力水平和豐富經驗。
本科教學:以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為契機,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深化教學改革、推進質量工程、加強教學研究、強化教學管理,有力促進了本科教育的發展。2007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良好”結論。加強課程建設,現有4門省級精品課程(電子技術基礎、電器學、電機學、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和29門校級精品課程,86門院級精品課程。幾年來,主持國家級、省部級教研教改課題50項,獲得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和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27項;發表教研論文527篇,主編和參編教材129部,其中規劃教材77部。教務處先后三次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務處”,一次被評為“全國普通高校教務處”。學生在全國和省市“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各類比賽中獲得327項獎勵,其中國家級獎10項、省級獎160項。
學科建設:現擁有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應用化學、企業管理3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4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應用化學、企業管理)。形成了一批與重點學科相匹配的優勢專業群,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紡織工程)、4個省級特色專業(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紡織工程)、4個省級重點專業(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輕化工程、市場營銷);有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有3個省級示范實驗室(機械基礎實驗中心、電氣與信息基礎實驗中心、紡織基礎實驗中心),2個省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和經濟管理基礎實踐中心)。有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電氣控制實驗室),1個省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有4個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實習教學基地(校內金工實習基地、電工電子實習基地、服裝實習基地、東信棉業實習基地)。金工實習基地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高校金工實習教學指導人員培訓與考試中心。
科研成果:五年來,共主持科研課題652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項目89項,有國家自科基金項目3項、國家863計劃項目子課題2項、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1項;科研經費達6549.5萬元,其中橫向科研經費達5162.95萬元,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億多元。獲得省部級、廳(市)級科研成果獎88項,其中作為**主持單位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出版學術專著25部,獲得各類專利15項。發表科研論文2739篇,其中核心期刊803篇,被SCI、EI、ISTP收錄225篇。
人才培養:學校始終堅持實踐育人理念,不斷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的畢業生質量高,贏得了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和社會的廣泛贊譽。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0%。同時,積極開展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是“全國工程應用型本科教育協作組”副組長單位、“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應用型本科院校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和“普通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劃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成為全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領頭羊。
服務地方:學校一直重視為地方經濟和區域經濟服務,鼓勵學科團隊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加強產學研合作,在合作中服務社會、鍛煉隊伍、錘煉特色。先后與170多家企業簽訂了廠校合作協議,與企業共建了16個研究所(中心),為56家企業完成科研開發和技術改造項目113項,與企業簽訂重大項目65個,共承擔橫向科研課題135項,經費達5162.95萬元,產生直接經濟效益達2億多元。2007年獲第三屆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先進集體金橋獎,“電工裝備產學研合作基地”獲批湖南省高校首批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學校緊緊圍繞湘潭工業經濟,與湘電集團、湘鋼、江南、江麓、九華工業園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為湘潭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國際交流:1998年至今,學校與澳大利亞泰福學院(TAFE)、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澳大利亞斯特斯?費爾德學院和英國西蘇格蘭大學結為姊妹學校并開展合作辦學。先后共有423人分別獲得了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或南昆士蘭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180名畢業生留學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F有合作辦學項目在校學生近600人。
學校實施內增凝聚力、外強競爭力的“塑形工程”,建立了學校形象視覺識別系統(VIS),明確了校歌、校風、教風、學風、校訓等一系列形象建設內容與標準,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和諧建校、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朝著第二步發展戰略目標,為把學校建設成為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先進行列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