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福祥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是集房地產開發經營、道路橋梁建筑施工、農業種植、養殖為一體的多元化經營的公司。
地福祥釋義:
地福祥,采天地之靈氣,聚人間之福擘,筑吉祥之和諧,福祿壽全,富貴榮耀。既是萬物“宇宙”的象征,又是長壽“永久”的組合。寓意公司多元化的經營方略,展示公司共謀發展的務實精神以及開拓創新、造福中原的志向。公司以此定名,必將為企業帶來團團瑞氣、滾滾財源。
地福祥,在“形”“聲”“意”上過目不忘,恰到好處。在“形”方面,地福祥三字全是左右結構,“地”字土、也,故生命的載體;“福祥”二字在字形上都是示字旁,形成一種祈福的造型;在“聲”方面,讀音平穩,有硬有柔,聲聲悅耳;在“意”方面,給人以造福之地,福德之兆的詮釋,喻意深遠。
地福祥LOGO釋義:
標志說明:
一、標志由“D”的大寫字母變形而成,簡約、明快、視覺沖擊力強。
二、此款標志設計以外圓內方的形式作為構思,突出公司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代表公司財源滾滾、蓬勃發展。
三、藍色的橢圓形代表道路;右上方紅色的圓形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日中天;**綠色的正方形像是一片廣闊的綠地向四周發展和延伸,代表著企業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多元化的經營理念,充分突出了行業特征。
四、整個標志再搭配下方的字母更加加強了企業的國際品牌效應和面向未來的氣息。首個字母“D”的反白處又恰似數字“1”的變形,充分體現的國際化程度。
注:藍色代表穩健發展,實力雄厚; 紅色代表生意紅紅火火,熱情奔放;
綠色代表理想、希望、成長的意向。
“誠信、務實、創新、造福”是地福祥的核心理念。地福祥通過規范透明的企業文化和穩健、專注的發展模式,打造了一個地域性品牌,得到了同行業和社會的認同和尊重。
公司定位為專業化綜合型發展商。2006年7月地福祥公司與原陽縣政府簽定了《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合作協議》,積極參與當地政府的新城擴建規劃,并設計修建了陳平路、農行大道等九條道路的總體工程。九條道路全長24460.18米,其中縱穿南北的農行大道9752米,丞相之路陳平路2200米。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九條道路全線貫通,為公司創出了品牌,贏得了聲譽,打下了基礎。而在原陽,大通道、大坦途,正在產生著“虹吸效應”,有力地促進著“三農”建設,被市政部門稱之為“地福祥速度”。 2007年春,地福祥在黃河之濱,斥巨資興建千余畝的大型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園區。此園區共分種植區、特色農業區、畜牧養殖區三大園區,在種植區扦插的120萬株北海道黃楊和水臘母樹等苗木已經出綠;在特色農業區韓國劍春白蘿卜和太空大蔥等特色農作物相繼培植成功。地福祥計劃在五年內,打造出將種植業、養殖業產供銷一體化,集旅游觀光、公益福利的新農業產業鏈。2007年底至2008年初,地福祥在積極探詢與資本市場對接的基礎上,開始向房地產進軍。位于原陽縣新城區政府辦公大樓對面的 “福祥.財富明都 ”樓盤地段,是中原城市群“北移東擴”的目標區域,融省會花園北路的品質,肩負城市改造的使命,以無可匹敵的優勢組合開啟黃河兩岸居民財富之夢想。
短短幾年,地福祥的實力和名氣已經在中原商界占有一席之地。2007年,公司董事長張金堂當選河南省第十一屆政協委員;同年,地福祥成為新鄉地區具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
張金堂,男,漢族,1964年10月14日生,河南省長垣縣人,大學本科學歷,經濟師、工程師,“新社會階層”人士。
自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來,張金堂同志先后在長垣縣熱電廠、長垣縣建委、河南省防腐集團公司擔任領導工作。2005年6月,創建河南省地福祥實業有限公司,現為公司法人、董事長。他擁護黨的領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專業技術精湛,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和參政議政能力。2006年7月,與原陽縣政府簽定了《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合作協議書》之后,他親自設計和主持了陳平路、陽武路等九條道路的工程,不到一年便全線貫通,這些市政工程有的被評為市級工程、有的被評為省級工程,不僅有力地支持了原陽新區和“三農”建設、為當地城市解決了數百人的就業問題,還向國家交納了大量的稅收。
公司發展之后,張金堂同志緊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2007年7月,又在家鄉附近投資興建農林基地。他常說:“地福祥要做負責任的企業,樹立社會的公德意識。如果有責任感,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空間,都可以發現和感受社情民意。”張金堂同志參加工作十幾年來,特別是2005年,擔任河南省新鄉市政協委員、長垣縣**屆慈善協會副會長之后,積極支持社會公益事業,自2005年到2007年,先后為貧困大學生捐款十萬余元,并獲得河南省希望工程辦公室以及市、縣慈善協會頒發的榮譽證書;被河南省建設廳評為“2005年度建設系統先進個人”;被長垣縣政府評為“十大青年楷模”。
面對新的競爭,地福祥集團及董事長張金堂、全體員工確立了品牌戰略和多元化戰略,近百名員工正在為造福中原人民而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