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漢壽縣**中學坐落于美麗的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西洞庭湖畔。學校是湖南省示范性高級中學、省文明單位、省體育傳統項目(田徑)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園林式單位、省文明衛生單位。
學校創建于1940年2月,時名漢壽縣立初級中學(簡稱漢壽縣中),前身是興辦于清嘉慶三年(1798年)的龍池書院,已有200余年的辦學歷史。1949年9月,縣長劉亞南兼任學校解放后的**任校長。1958年9月,增設高中部,改校名為“漢壽縣**中學”。1959年,學校被定為湖南省首批重點中學。1980年6月,學校再次被定為省重點中學。1996年7月,學校第三次被授予省重點中學匾牌。2004年9月,學校被省教育廳授予首批“省級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稱號。2002年11月作為常德市重點中學的唯一代表參加省重點中學首次督導評估并順利通過驗收。2009年11月參加省示范性高中督導評估獲得通過。
學校占地102,760.5平方米(154.3畝),另有校辦農場68畝;建筑總面積76,410.12㎡,其中教學用房面積為24,894.06㎡;現有教學班60個,學生3519人;學校黨委轄行政一、行政二、高一、高二、高三、離退休共6個黨支部;學校行政下設辦公室、教務科、學生科、教科室、后勤科共5個科室。
學校現有教職工303人,專任教師281人均為本科學歷,其中有碩士學位研究生2人,研究生水平結業10人;有中學特級教師2名,中學高級教師112名,省、市級專業學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理事12名,國家、省、市級模范教師、教師、班主任20名,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國家、省、市級骨干教師41名,市級高中學科帶頭人5名,常德市“十百千人才工程”二、三層人才6名,全縣高中學科帶頭人均為我校教師。
近幾年來學校對辦學70年來的經驗與教訓、感悟與追求進行了認真的提煉和總結,形成了“以人為本,德育至上,質量立校,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確立了“把學校建設成為三湘名校”的辦學目標和辦學方向。學校繼承和發揚龍池書院“士行以立品為先,讀書以潛心為要”的育人傳統,形成了“做人以立品為先,讀書以潛心為要”的校訓、“團結務實、勤奮向上”的校風、“敬業愛生、嚴謹創新”的教風和“博聞廣見、善疑多思”的學風。
建國以來,學校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實績,育才成果顯著,逐步形成了“團結務實,勤奮向上,注重德育,全面提高”的辦學特色。“文革”前,學校是全國文教戰線的紅旗單位。1960年4月,中共湖南省委在學校召開了全省中學政治工作現場會;同年6月,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教戰線先進集體,并派代表出席了全國文教戰線群英會,獲得了國務院頒發的獎狀,受到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65年10月,省教育廳又在學校召開了全省教育改革工作現場會。“文革”后,學校繼續在省市享有較高的聲譽。特別是近10年來,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介紹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下,在全縣人民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以“三個面向”為指針,以培養合格的高校新生和新世紀的接班人為目標,始終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硬件”建設,一手抓軟件建設),強化學校規范化、制度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各項工作迅速發展,全面推進,成果豐碩。學校“硬件”建設累計投入5000多萬元,辦學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教育教學質量逐年穩步上升,高考成績一直保持全市前列位置,學校躋身省市名校行列。因此,1998年9月被定為“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1999年3月被授予“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稱號,1999年底被評為“常德市名優學校”。2006年底,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南省文明單位”稱號。
現在,全校師生正意氣風發,按照“改革、實驗、示范,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建設方針,朝著全省高中的目標奮勇前進!
周運星,男,1962年10月出生,漢族,湖南省漢壽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文化,理學學士學位。1981年7月參加教育工作,任教高中化學,1996年破格晉升為中學高級教師,2005年被評為湖南省中學特級教師。湖南省中學校長工作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教師,湖南省骨干教師,常德市勞動模范,常德市“十百千人才工程”二層次人才,漢壽縣高中化學學科帶頭人。現任漢壽一中校長兼黨委副書記。
周運星校長的化學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始終堅持深研教材,精心備課,科學講授,耐心輔導,能熟練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育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效果好,在教學上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深受學生歡迎。其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名列學校、全縣前茅,會考合格率達98%以上,高考成績名列全市前四名。特別是在擔任高中化學奧賽輔導員期間取得了豐碩成果,三次榮獲省化學奧賽“園丁證書”。從教20多年來,近一半的時間兼任班主任工作,堅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正面教育學生,從嚴要求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所帶班級班風正,學生個個成人成才。
周運星校長勤于學習和教學研究,努力使自己成為學者型的教師。從教以來,先后實踐過“啟發法”、“發現法”、“二級自學輔導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在總結多種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目標———范例教學法”基本思想并付諸實踐,一直堅持試驗10余年,取得良好效果,榮獲中南地區化學教學改革研討會二等獎。1999年主持學校《分層教學》課題研究,此課題于2001年被列為省級課題。2003年率領全校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師承擔了國家級基礎教育資源庫建設項目課題研究中13項子課題的研究,他負責的《三環四步教學模式》課題榮獲國家三等獎。近年來,在國家、省、市級專業報刊、會議發表或交流的理論文章就有16篇,參編專著3部。為了更好地開展研究工作,他還創立了《化學學苑》網站,點擊次數已達10多萬人次。
1996年9月,周運星被任命為漢壽一中副校長,主管教學工作;2004年10月,被任命為學校常務副校長兼黨委副書記;2005年8月被提拔為漢壽一中校長。他積極工作,狠抓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使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考全科合格率、高考二本以上上線率位居全市前4名。特別是近幾年來,積極推進學校教育技術現代化建設,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逐步實現了現代化;大膽改革學校管理,建立了教師評價機制,使教師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學校各項工作迅速推進,學校知名度迅速提高。因此,其事跡先后在《悠悠紅燭情》一書中以《為了那方凈土》為題、《湖南教育報》教壇新星專欄以《周運星:讓學生學得快樂》為題進行報道,并被錄入《三湘教師名典》。
漢壽縣**中學位于,漢壽縣**中學做到辦學理念新、師德高尚、作風過硬,研究能力、對策能力、理論概括能力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是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團結協作、艱苦奮斗、實施素質教育水平高、能力過硬的教師隊伍。龍池躍龍,龍已高翔;宏開文運,煥作天章;
郁郁菁莪,歷播芬芳;
濟濟多士,咸列門墻。
啊,青年是國家柱石;
啊,青年是國家棟梁!
大家努力,發憤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