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府位于鄒縣南關與孟廟毗鄰,是孟軻嫡系后裔居住的宅弟。元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文宗皇帝封孟軻為"鄒國亞圣公",從此,孟府又被稱為亞圣府。孟府的始建年代不詳,據孟廟內現存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孟氏宗傳祖圖碑"記載:"宋仁宗景祐四年,孔道輔守兗州訪亞圣墳于四基山之陽,得其四十五代孫孟寧,因薦于朝授迪功郎,主鄒縣簿奉祀祖廟,迪功新故宅,壞屋壁,乃得所藏家譜。"說明北宋景祐年間就已修建了孟府,但故宅所在何處,卻未曾說明。推測孟府應在宋景和四年(公元1122年),第三次遷建孟廟時同時遷建孟府。孟府坐落在孟廟西側,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26米,東西寬99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前后共有七進院落,樓、堂、閣、室148間。以主體建筑大堂為界,前為官衙,后為內宅。孟府二門內東側墻壁間鑲嵌著一塊明萬歷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為懇恩照例優免以杜攀擾事》碑。碑文中記述了明皇朝飲賜的廟戶、禮生、佃戶、灑掃戶、差役等,**滋意攀擾等事。另外,孟府第四層院中"賜書樓"是典型的明代建筑,據此可證實孟府在明代就具有相當大的規模了。
歷史文化
孟廟又稱亞圣廟,在山東省鄒城市城南,為歷代祭祀孟子之所。孟子,名軻,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廟呈長方形,院落五進,殿宇64間,占地60余畝。亞圣殿位于南北中軸線上,為廟內主體建筑。據記載,歷代重修,達38次之多?,F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地震傾圮后重建。殿7間,高17米,橫寬27米,進深20米,雙層飛檐,歇山式,綠琉璃瓦覆頂。檐下八角石柱26根,中軸線兩側對稱排列寢殿等,廟內共有碑碣石刻350余塊,廟內古樹蒼郁,蔥籠茂密,堪稱奇觀。
風土人情
飲食——旅游過程中的飲食總綱,就是不要太多地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注意葷素搭配、多吃水果。保證吃熱的熟食,生冷食品、鹵味食品要少吃。另外,各地都有一些“名吃”,大家可能都非常有興趣,不過注意不要吃過量。對冬季旅游者來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營養素以及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取量都要超過平常。這時多吃一些瘦肉類、蛋類、鮮魚、豆制品以及動物肝臟等,對補充人體熱量很有好處。另外,要糾正喝酒取暖的錯誤觀念。因為酒精會使體表血液循環增加,人感到發熱,實際上是在丟失熱量。著裝——要及時掌握旅游目的地的天氣情況。如果是到南方溫暖之地旅游,要備足輕巧衣物,以免穿得不合時宜。如果是到冰天雪地的北方旅游,則要準備防寒性好的衣物,從頭武裝到腳。尤其是年老體弱者,更要注意做好防寒防凍工作。這時候,羽絨衣是;內衣要柔軟、吸濕、透氣,以利保溫、干燥;鞋子也要輕便保暖。另外,一些小件如帽子、圍巾、口罩、耳套、手套等,也盡量備齊了。如果準備去滑雪,則著裝更有技術含量,一般采取分層穿衣的方法。里面是排汗層,可以將帶網眼的尼龍背心貼身穿,然后在外面套上一件彈力棉背心,這樣身體排出的汗液會透過尼龍背心吸附在彈力背心上,不會產生寒冷的感覺。中間是保溫層,可以選擇質輕蓬松的抓絨衣。外面當然要套上標準的滑雪服了。
--------------------------------------------------------------------------------------
旺季門票:40元
--------------------------------------------------------------------------------------
開放:8:00-1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