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校區,也稱牧院、牧校(地址:遼寧省錦州市古塔區人民街5段48號)設置有畜牧獸醫學院(含原動物醫學院和原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成人繼續教育學院。
三本校區,即醫療學院(地址:遼寧省錦州市太和區南莊里12號)。
黨委書記
院長、黨委副書記劉學政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董玉寬
副院長秦書儉王中彬丁維光
副院級調研員王志
院長助理劉劍華。
遼寧醫學院附屬**醫院
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暨遼寧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
基礎醫學院;
口腔醫學院;
護理學院;
藥學院;
公共衛生管理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畜牧獸醫學院;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
第三**學院;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遼寧醫學院人體解剖和組織胚胎學是遼寧省重點學科,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形成了醫學人類學、骨組織工程學、神經生物學和腎臟發生發育四個穩定的研究方向。本學科有教授9人、副教授5人、講師9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3人、具有碩士學位17人。現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1人,2003年以來共招收博士研究生8人,碩士研究生70人,授予博士學位的3人,碩士學位的26人。有6人10余次赴美國、加拿大、奧地利、丹麥、瑞典、澳大利亞等國家先進實驗室進修、攻讀博士及做訪問學者,并歸國工作。本學科下設人類學、骨組織創傷與修復、視網膜病變機制與基因治療、腎臟生物學四個研究室。免疫組織化學及形態學2個實驗室。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部級項目16項,科研經費263萬元。通過對人的生物學差異的研究,對維護、促進人類健康、探討人的起源及其進化具有重大意義;骨組織工程學通過對骨折愈合機制的研究,開發移植骨材料,對解決**移植骨材料具有重大實際意義;神經生物學通過對糖網病的發病機制和基因治療方法的研究,對于對防盲、治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意義重大;腎臟發生發育通過對研究結果對腎臟發生學的基礎理論創新起著重要作用,為研究腎臟疾病,尤其是畸形疾病的發生機制提供可靠的基礎理論依據。以上幾個方面的研究成果對改善人們健康行為、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及指導疾病的**診治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遼寧地區經濟的發展也有重大的推動作用。
隊伍概況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加大人才引進和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積極搭建人才引進、培養平臺,不斷優化師資隊伍結構,逐步建立了一支愛崗敬業、團結奮進、科研與創新能力較強、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師資隊伍。
我院現有教師592人,師資隊伍整體結構合理,發展態勢良好,其中教授、副教授占全體教師的45%;具有碩士以上學位人員占教師總數的55.6%;40歲以下中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6.9%;具有外校學習經歷的教師達到76.0%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席煥久、劉學政、任甫、李紅玉、劉仁光、羅俊生、孫耀、李澤山、許光濤、孫德玉、關紹卿、鄧博夫、邵葆蓉、敖拉哈、孫連玉、王魯男、王偉。
遼寧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劉學政、王雪峰。
遼寧省青年骨干教師
王洪新、肖建英、于洪儒、王愛梅、梅晰凡、吳濤、任甫、張宏、高書杰、劉暢、董杰、于金玲、張蕾、張洪江、張榮明、劉霞、羅俊生、翟桂蘭、崔穎、雷振、張琦、張曉妍、李紅、李垚、李塵遠、鄂義峰、王偉。
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千人層次
王洪新、劉丹平、劉學政、任甫、羅俊生、王偉、秦書儉、盧智泉、陶貴周、蔡久英、江珊、李紅玉、司忠義、王愛梅、梅晰凡、于鴻儒。
遼寧醫學院校內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王愛梅、王迪、李東輝、翟效月、周盾、張英杰、柴文戍、李兵、畢旭東、張慧、吳濤、孟杰、劉孝剛、周鐵忠、史麗華、靳勝福、徐長順、李敬雙、王玉田、吳健。
錦州市學術和技術領軍人
王偉、劉仁光、劉學政、李紅玉、席煥久。
錦州市市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穆長征、肖建英。
錦州市市級后備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劉義、劉孝剛、劉暢、張英杰、霍博雅。
錦州市基礎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李新、曲祖乙、王玉田、李紅、丁洪濤、佟明、王高頻、王宏偉、徐兆龍、李靜、周鐵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