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連羲之故里,承先賢之遺韻;近涑水之畔,襲秀水之靈氣;處商城中心,沐改革之春風;人杰地靈,發(fā)展迅猛。現有30個教學班,2000余名師生。設施完善、名師云集、成績突出、特色明顯,在蘭山教育界占有重要位置。
設施完善,條件:現有教學樓、辦公實驗樓、餐廳樓四座,擁有高標準微機室兩口、語音室一口、大型多媒體教室一口、多媒體教室30口。每位教師配備電腦一臺,實現了辦公網絡化、無紙化;實驗儀器、音、體、美器材的配備均達省一類標準;圖書的配備,數量多,種類齊全,管理規(guī)范;學生餐廳標準高、功能全、舒適衛(wèi)生。
名師云集,德才兼?zhèn)洌含F有教職工103名,其中省、市、區(qū)級教學能手、骨干教師19名,中青年教師占95%以上,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占100%。有三位教師獲山東省講課比賽一等獎,21名教師獲市、區(qū)講課比賽一等獎。學校承擔的省級科研課題“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課堂教學多維互動與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培養(yǎng)研究”分獲成果一等獎,并有兩項課題獲市級成果一等獎;七項課題獲區(qū)級成果一、二等獎。
拼搏進取,成果豐碩: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流動人口子女家長示范學校、山東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電化教學示范學校、臨沂市村居小學教學工作**名、臨沂市校本教研先進學校、臨沂市規(guī)范化管理學校、臨沂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臨沂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臨沂市規(guī)范化圖書室。連續(xù)八年被評為區(qū)級教育教學先進單位。
特色教育,獨樹一幟:學校科普小組在第五屆山東省《生物和環(huán)境科學實踐活動》中有6個科研項目獲成果一、二等獎。《當代小學生》《少年天地》《沂蒙晚報》在我校成立了“小記者站”,近年來學校共有300多名學生的作品在各級報刊、雜志、征文活動中發(fā)表或獲獎。學校獨創(chuàng)的“大秧歌”課間操聞名市內外,編輯出版校刊《腳印》開同類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之先河。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我國的基礎教育也在不斷的向前發(fā)展。我們的校園文化也隨之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改進和提升。2011年鄭建霞校長到我校主持工作以來,對我校的校園文化進行了重新定位和提升。
1、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是學校發(fā)展的靈魂,是學校歷史傳統的積淀和升華,是整個學校文化的濃縮,它不僅體現出學校的管理之道,教學之道,求學之道;還是教育工作者實現自己人生價值,追求卓越,走向輝煌之道;更是學校凝聚人心,提升辦學品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源動力。根據青年路小學的歷史和特點,經學校研究確定我校的辦學理念是:營造和諧校園,促進全面發(fā)展。其核心是:和諧與全面。“務本芝蘭贏濃香,培根樗櫟成棟梁”,教學樓大廳的幾個醒目的大字更是全面深刻詮釋了青年路小學每一位老師、學生的本分和期望。
2、“暖”色調新設計的校徽和吉祥物既美觀又十分符合青年路小學的特點,并且均采用橙黃的溫暖色調,給全校師生不斷傳達著溫情、友情和活潑向上的激情。學校從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入手,粉刷教學樓及教室墻壁,規(guī)劃置物袋,打造名人名言文化墻,懸掛、展示師生作品。兩座主教學樓以磚黃色調為主,目的是想營造一個溫馨、安全的校園環(huán)境。
3、校園文化展示分類
(1)教學樓“門廳”文化呈現在主教學樓入口處的是一幅對聯“愛崗敬業(yè)守操務本芝蘭贏濃香,篤學健康向上培根樗櫟成棟梁”,上聯說的是老師們“愛崗、敬業(yè)、守操”,下聯指的是孩子們“篤學健康向上”,“務本”指的是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更要以學校發(fā)展為根本,“培根”則是教育學生從根本出發(fā),“務本芝蘭盈濃香,培根樗櫟成棟梁”希望無論是的孩子還是平庸的孩子,都能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成長為能擔當國家重任的棟梁之才。
(2)一樓“和諧”文化有“師生、同學、朋友”之和諧,有“書法、景物、音樂”之和諧,還有“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自身”之和諧。(3)二樓“禮儀教育”文化“誠、智、禮、仁、善、惜、勤、德、品、和、信”,各種行為禮儀在二樓走廊均能學習的到。(4)三樓“讀書”文化“讀書之樂”、“名人與書”教會同學們如何讀書。(5)四樓“勵志”文化勵志名言警句激勵同學們不斷向上。(6)五樓“教育格言”、“素質拓展”文化提醒老師們用言傳身教辛勤耕耘,換得桃李芬芳。
4、校刊《腳印》
學校自2011年以來開始編輯出版校刊《腳印》,免費印發(fā)到部分師生和家長手中,通過“教研縱橫、政教博覽、后勤視點,校園風采”等9個欄目,架起學校、家長、社會理解、溝通、發(fā)展的橋梁。校刊記錄了近三年來我校發(fā)展足跡,現已出版11期,成為我校素質教育展示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