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AA級旅游風景區位于瀘州城北安寧鄉境內,景區面59方公里,森林覆蓋面5000余畝,景區內餐飲、娛樂、住宿設施善,是休閑度假的好地方。景區有仿漢闕石刻藝術大門,長148鐵索橋橫跨醒獅湖,別具一格的水上***,蜿蜒1公里長的仿長城,石雕一絕的千獅,以及恐龍館、三國城、陽高禪院、臥蓬觀音殿、地下游樂宮等18景點。景區內的百獅圖騰柱雄偉壯觀,其東面九獅山峰雄奇偉岸,南面忠山巍峨秀麗,西面恐龍館古樸壯觀,北面四園風光秀麗,正所謂無限風光無限景,詩情盡在圖畫中。景區亮點:百獅圖騰柱,高18.8米,直徑4米,圖騰柱內共5層,中有旋梯可上,每層外欄是觀景處,頂端塑“馴獅女神”像,外壁百獅浮雕構圖巧妙,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歷史文化
龍馬潭區歷史區名從“龍馬潭”得名。[清]常明、楊芳燦等纂修《四川通志》卷百六十八:唐朝王昌于梓州遇落魄仙,落魄仙姓張。后王昌入瀘州,落魄仙呼昌為“易元子”,授以道術,取馬送昌歸至家,馬化龍入潭。昌后遂仙去。1995年12月24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5]132號)設立瀘州市龍馬潭區;龍馬潭區轄原市中區的小市、高壩2個街道辦事處和羅漢、魚塘2個鎮,瀘縣的石洞、胡市、特興3個鎮和安寧、金龍2個鄉;區政府駐新街子街。1996年1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省府發[1996]39號)批準,設立瀘州市龍馬潭區,轄原市中區羅漢鎮、魚塘鎮、小市街道辦事處、高壩廠區辦事處和原瀘縣的胡市鎮、石洞鎮、特興鎮、金龍鄉、安寧鄉。7月1日,龍馬潭區機關對外辦公。9月29日,屆區人民政府產生。1997年,龍馬潭區面積340.8平方千米,人口29.1萬,轄2街道5鎮2鄉,區政府駐小市街道。(新街子街74號)1999年4月26日,安寧鄉撤鄉建鎮,安寧鎮掛牌。瀘州壩子Z9jXS0W*m/P2000年,龍馬潭區轄4個街道、7個鎮、2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291301人,各鄉鎮人口:小市街道32256高壩街道25279紅星街道26113蓮花池街道10578羅漢鎮16145魚塘鎮21431石洞鎮36996胡市鎮25490特興鎮20721安寧鎮26033雙加鎮21299金龍鄉17322長安鄉116381997年,龍馬潭區轄2個街道、6個鎮、1個鄉,134個村委會、50個居委會:小市街道、高壩廠區街道、羅漢鎮、魚塘鎮、石洞鎮、胡市鎮、特興鎮、安寧鎮、金龍鄉。1997年,高壩廠區街道已并入羅漢鎮,小市街道和周圍地區整合已增設紅星、蓮花池2街道。區政府搬遷至龍馬大道。龍馬潭區轄3個街道:紅星街道、小市街道、蓮花池街道;7個鎮:羅漢、魚塘、石洞、胡市、特興、雙加、安寧;2個鄉:長安、金龍。(長安鄉好像是從石洞鎮析置)2002年,全區面積332.64平方千米,轄7個鎮、2個鄉、3個街道、1個廠區,131個村委會,36個社區,年末總人口31.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44萬人。區政府駐小市轉角店。瀘州壩子(xzQS1IqS~b"i2003年,全區轄街道辦事處3個、鎮7個、鄉2個、廠區1個、村委會131個、社區37個。面積340.8平方千米。年末總人口31.961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14萬人(占34.9%)。區政府駐龍馬大道。2004年,將原來的131個村、38個社區調整為58個村、39個社區,村級建制減少56%。年末,龍馬潭區轄3個街道、1個廠區(小市、高壩廠區、紅星、蓮花池)、7個鎮(羅漢、魚塘、石洞、胡市、特興、安寧、雙加)、2個鄉(金龍、長安),58個村委會,39個社區。全區面積340.8平方千米,總人口3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58萬人。
風土人情
1、景區內嚴禁煙火。2、老人兒童應在家人的陪同下游玩。3、隨身攜帶雨具淋雨。4、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丟失。
--------------------------------------------------------------------------------------
旺季門票:15元
--------------------------------------------------------------------------------------
開放:5:3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