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已獲批國家教學團隊1支,寧波市科技創新團隊2支,獲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1門,國家精口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5門,省重點、省優勢專業各1個,省重點實驗室、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各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重點學科3個,市重點學科3個;獲批教育部和衛生部卓越人才培養改革試點項目;近5年,獲國家級、省部級和市廳級科研項目近20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2項、省部級60余項;發表SCI、EI檢索論文140余篇,獲市級以上科研獎勵20余項。
截止2015年6月,學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789人,其中研究生226人(其中11名留學研究生),留學生360人,本科生1077人(其中一本生682人,三本生395人),專科生126人。近三年,學生獲得“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家級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省級特等獎一項、一等獎一項,獲得“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省級一等獎一項。畢業生總就業率連續三年保持在98%以上,2015年學生考研錄取率達44.8%,連續幾年位居學校首位。根據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的統計,我校2012屆**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在2013年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總通過率達80%,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在全國146家有**醫學專業的高校(含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名列第17位。預防醫學系老師指導的研究生論文《納米二氧化鈦毒理學數據的評述與分析研究》入選ESI-HotPapers(熱點論文)這是新統計結果中我校唯一一篇入選ESI-HotPapers的文章,在PHARMACOLOGY&TOXICOLOGY(藥理學和毒理學)排名第22位(共76篇)。
寧波大學醫學院位于,寧波大學醫學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終身學習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激發人們學習,并助推人的發展。寧波大學醫學院截止2015年3月,醫學院共有教職員工89人(含院聘人員7人,**各附屬與教學醫院兼職教師),其中專任教師50人、教輔19人,行政20人。專任教師隊伍中正高18人,副高15人,中級17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比例達66%,獲得博士學位的比例高達86%,其中,國家外國3人,省千人計劃1人,省、市特聘教授3人,博士生導師12人;入選省市各級各類人才工程20余人次。學院積極走國際化辦學道路,開拓留學生項目,發展全英文教學,從2011年開始招收國際留學生;同時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已先后與美國南卡醫科大學、法國昂熱大學醫學院、瑞典舍夫德學院、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學院、英國諾丁漢大學等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師生互派進修等友好合作關系。
學院加強與國內醫學院校的交流與合作。2013年與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簽訂醫學教育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教學和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
學院遵循“博學守仁”院訓,以“有特色、高水平、現代化”為目標,走教學、科研、醫療、預防相結合的辦學道路,加強學科交叉及人文社會科學環境熏陶,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優勢,致力于營造醫科教育高素質創新人才成長的佳環境。
根據寧波大學建設國內地方綜合性大學的目標,結合省內醫學教育資源的分布格局和特點,從醫學院現有的基礎和特色出發,借鑒國內外高等醫學院校建設的成功經驗,努力將醫學院建設成為規模適中,人才培養有特色,部分學科優勢明顯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的地方綜合性大學醫學院。
學科系
負責人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系
郭俊明,博士,教授
生理學與藥理學學科系
馬青,碩士,教授
病理學與病原生物學學科系
韋登明,博士,教授
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學科系
竺亞斌,博士,研究員
預防醫學學科系
主任,沈其君,博士,教授
副主任,張莉娜,碩士,副教授
學科方向團隊與研究生學位點
設置的學
科方向團隊名稱
二級學科名稱
主要研究方向
負責人
生物化學與分子
生物學方向
生物化學與分子
生物學
(1)腫瘤分子生物學;(2)精神與神經疾病生物學;(3)病原體分子生物學;(4)細胞工程與組織再生;(5)醫學遺傳學;(6)分子免疫學。
郭俊明
神經生物學與生
理藥理學方向
神經生物學、生理學、藥理學
腦高級功能的神經生物學機制及相關疾病病理
王欽文
預防醫學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1)慢性病流行病學及其統計方法;(2)傳染性疾病流行病學;(3)現場流行病學與檢測技術。
沈其君教授張莉娜副教授
(1)心血管內科學;(2)呼吸內科學;(3)消化內科學;(4)腎臟內科學;(5)內分泌內科學與代謝疾病;(6)血液內科學;(7)風濕內科學;(8)神經內科學。
(1)新生兒醫學;(2)重癥醫學;(3)心血管;(4)腎臟風濕。
(1)放射診斷學;(2)介入放射學;(3)超聲診斷學;(4)影像核醫學。
**檢驗診斷學
(1)肝膽胰外科學;(2)胃腸外科學;(3)心胸外科學;(4)神經外科學;(5)骨外科學;(6)泌尿外科學;(7)甲狀腺乳房外科學;(8)血管外科學
(1)微創婦科學;(2)婦科腫瘤學;(3)圍產醫學。
(1)咽喉頭頸外科學;(2)耳科學;(3)鼻科學。
(1)腫瘤分子生物學;(2)腫瘤內科學;(3)腫瘤外科學;(4)腫瘤放射治療學。
(1)職業與環境毒理學;(2)衛生毒理學;(3)職業與環境危害評價。
(1)慢性病分子營養學;(2)營養流行病學;(3)食品毒理學。
學院文化
創院史
甬江之畔,寧大之腹,一位年逾八旬的長者輕鏟鍬下的那坯土,一個希望,一個飽含著寧波幾代教育界、醫學界人士夙愿的希望的種子在此刻播下。歲月荏苒,如今醫學生們用年輕的雙手試圖去探尋那標志誕辰的泥土時他們觸摸到的是一份情感,一份來自于一位年邁的長者對于家鄉醫學教育事業的沉甸甸的眷戀和企盼。今天,當人們回首往事,體味過往歷程中的艱辛與甘苦的時候,在前行的道路上,在清晨的霧靄中,長者的身影漸漸清晰,清晰。堅毅的臉龐,慈祥的微笑,執著的眼神……正是他,改寫了寧波無高等醫學院校的歷史,開啟了發展家鄉高等醫學教育的嶄新篇章。
魯迅先生說: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寧波大學醫學院的誕生是在近五十年來寧波落后的醫學教有的荒漠上開出的一條希望之路。勇敢地擔當“開路先鋒”、并矢志不渝地與醫學院一路同行的,便是蜚聲海內外的兩籍香港著名科學家、醫學家湯于翰博士。
院訓:博學守仁
院訓:博學守仁
“博學守仁”是醫學院名譽院長湯于翰博士制訂的院訓,是他對醫學教育的基本理念。這也是被全校師生所傳誦和引用的箴言。“博學守仁”出自《論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為博學而志向堅定,同時保持學者(這里指醫者)仁善之心。1996年5月20日,久別故鄉的湯于翰博士伉儷應邀來到寧波大學,參加浙江省第九屆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這是湯博士山水相隔70載后首次踏上久別的故土。自從訪問寧波大學以后,湯于翰博士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創辦醫學院的設想在心頭孕育、萌發。1997年5月,這位摯愛故鄉、視醫學如生命的長者,向到訪的剛卸任寧大校長不久的吳心平教授坦露了創辦醫學院的心聲。他說要根據中國國情,勤儉辦學;培養好的醫生,關鍵是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寧為布鞋大夫,不做奔馳醫匠,此乃博學守仁社會大眾之醫學院。”
“博學守仁,立志做人做事做學問;經世致用,擔負家事國事天下事”,這是2006屆畢業典禮時南天門懸掛的巨幅對聯,這也是對寧大經典性語言的佳概括。
寧波大學醫學院位于,寧波大學醫學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終身學習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激發人們學習,并助推人的發展。院標
院標
新院標原院標
標記寓意:
光澤全民、普濟生命
一帆甬江、千峰四明
遠山圖案由英文字母N和M組成。表示“寧醫”(NingboMedicine)
關于院歌
醫學院院歌是由名譽院長湯于翰博士作詞創作的,歌曲以醫學生勤勉求學為背景題材,以博學守仁作為訓導,勉勵醫學生樹立崇高的目標,在良師的指導下,刻苦學習,掌握精湛醫術,不斷進取,終成為社會需要的醫學人才,國家的棟梁。歌曲以雄壯激揚的曲調,將宏偉的醫學殿堂和崇高的醫學事業體現得淋漓盡致,號召廣大醫學生牢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投身于解救人類之病痛的偉大事業中去。
現任領導
周文華職務:執行院長
駱巧鳳職務: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麥一峰職務:副院長(兼)
王欽文職務:副院長(科研)
徐雷艇職務:副院長(教學)
于瑾滔職務:黨委副書記
學院歷屆領導
院長章鎖江1998年6月―2000年7月
洪國藩2000年7月-2013年4月
執行院長章鎖江2000年7月-2003年1月
張龍祿2003年1月-2005年12月
沈其君2006月1日-2011年12月
周文華2011年12月-
副院長胡嘉存1998年6月-2000年4月
陳樞青1998年6月-2003年1月
張龍祿2000年1月-2003年1月
盧美芬2003年1月-2005年12月
焦效蘭2003年1月-2005年12月
沈其君2004年11月-2005年12月
史波寧2005年3月-2009年6月
陳莉霞2006年1月-2009年6月
王國良2006年1月-2009年6月
尹維剛2006年1月-2013年1月
王欽文2009年6月-
駱巧鳳2009年6月-
麥一峰2009年6月-
徐雷艇2013年1月-
黨總支書記戚錦陽2000年4月-2003年1月
盧美芬2003年1月-2006年1月
陳莉霞2006年1月-2009年6月
駱巧鳳2009年6月-2011年4月
黨委書記駱巧鳳2011年4月-
黨總支副書記王玉婷1999年4月-2000年4月
劉忠秀2003年1月-2009年6月
孫歡歡2009年6月-2011年4月
黨委副書記孫歡歡2011年4月-2015-6月
黨委副書記于瑾滔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