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前身
寧德農業學校
1934年,福建省教育廳決定接管福安私立韓陽初級寧德職業技術學院
農業職業學校,創辦省立福安農業職業學校。1937年,經省府批準改稱省立福安高級農業職業學校;1938年春,校址從白沙村遷到城關后垅宮。1949年12月,福建省第三專署派軍代表正式接管福安高級農業職業學校。1952年,改校名為福安農業技術學校。1953年,改名為福建省福安農業學校。1960年春,在福安農業學校基礎上創辦福安農業專科學校。
1961~1962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農專撤并,農校只保留2個專業。1969年12月停辦。1975年3月,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復辦寧德地區農業學校。2000年,更名為寧德市農業學校,成為省部級重點中專。
福安師范學校
1936年夏,福建省教育廳決定省立三都初級中學附設簡易師范
科。1939年7月,福建省教育廳決定將霞安鼎聯立初級中學及省立三都初級中學附設的簡易師范科合并,成立省立霞浦簡易師范學校。1940年3月,學校遷到福安穆陽,改名為省立福安國民師范學校。7月,又改名為省立福安簡易師范學校。1942年2月,改名為福建省立福安師范學校。1949年12月到1950年1月4日,福建省第三專署派軍代表接管福安師范。1952年秋,福安師范校址由穆陽遷到賽岐羅江。1959年暑期,福安師范從羅江遷到福安城關街尾,當年增招二年制幼師1個班。1969年底,福安師范宣布停辦,校舍及教學設備移給地區民族中學,教師分散到各個中學。1978年7月,省人民政府批準復辦福安師范學校。
合并建校
2005年,寧德市農業學校和福建省福安師范學校合并為“寧德職業技術學院”。
2011年底,學校通過了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系部專業
據2015年6月官網資料顯示,學校設有機電工程系、生
寧德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景(13張)物技術系、信息技術與工程系、文化傳媒系、財經管理系、公共基礎部和成人教育部等7個教學單位。開設了涵蓋現代農業、機械制造、財經、教育等領域的32個高職專業,開設了茶葉生產加工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市場營銷等14個成人教育專業。師資力量
據東南網公布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教師中共有副高以
上職稱62人,碩士、博士學位5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2人,福建省高職院校百名專業帶頭人3人,福建省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養計劃1人,寧德市十佳教師1人,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1人,第二屆“清海杯——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教師獎1人。。教學建設
據東南網公布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學校茶葉生產加
工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個**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已通過教育部驗收。機械制造與自動化、電機與電器、茶葉生產加工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裝潢藝術設計等5個專業榮獲福建省高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建有校內實訓基地46個,校外實訓基地75個;固定資產總值9000多萬元,教科研設備總值2735萬元。榮獲電機電器、茶葉生產加工技術2個國家級高職教育實訓基地,2個省級高職教育生產性實訓基地等,共獲得專項支持經費920多萬元。學院探索除了富有特色的“BEST”創業教育模式。2009年至2014年
12月,學校學生在各類大學生創業大賽與創業資助項目中,共獲獎30多項,其中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級二等獎1項,省大學生“創業之星”和“創業之星提名獎”、省級高校畢業生創業資助項目14項,累計獲得獎金100多萬元;13人入選“三支一扶”計劃。學院榮獲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基地、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與寧德市公務員局聯合創建的寧德市大學生創業園落戶校園,首批入駐寧德市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團隊16支中有9支為學院的畢業生創業團隊。2013年、2014年,學校學生連續兩年獲省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團體二等獎;獲全國農業職業技能大賽獲得一等獎;還獲得第十屆全國職業院校“用友新道杯”沙盤模擬經營大賽一等獎、省高職院校學生書法技能競賽一等獎、第二屆海峽兩岸信息服務創新大賽三等獎等眾多獎項[5-6]。
科研成果
據東南網公布資料顯示,2005年至2014年12月,學校共開
展省、市、院級課題141項,其中院長傅高升教授主持“863”計劃重大課題1項、省科技計劃重大專項1項、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通過省、市科技主管部門組織鑒定或評審的課題22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寧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科技獎17項;獲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與當地企業合作直接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上億元。在研課題119項,有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級課題5項,市、廳、縣級課題71項。學術資源
截至2011年10月,學校圖書館共有館藏紙質圖書21.27萬冊;建成了數字圖書館,擁有超星電子圖書數據庫、讀秀知識庫和CNKI電子期刊數據庫;每年征訂期刊522余種、報紙41種
學校校訓
實事求是身體力行
校訓“實事求是,身體力行”為學校創始人也是茶界泰斗張天福老校長1935年提出并親筆題寫,主要體現了學實事求是的治學、教學精神。同時也突顯學校教師及學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重視實踐操作,身體力行。
校園文化
寧德職業技術學院團委設有辦公室、社團部、廣播站、藝術團、學生
會等機構。截至2012年,社團部管理有長跑協會、羽毛球協會、英語協會、演講協會、無線電協會、書法協會、心理協會、攝影協會、棋社、乒乓球社、美術協會、輪滑社、籃球社、記者團、涵野文學社等十余個社團,藝術團管理有民族舞社、爵士隊、街舞社、健美操社、吉他社、笛子協會、茶藝協會、機械舞協會、模特社等近十個社團。詞條圖冊更多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