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三中學,創辦于1957年,位于風光旖旎、景色秀美的湄洲灣畔,地處忠門半島中心地帶,岳兜山南麓,緊鄰新文公路,依山傍海,景色宜人,是一所歷史悠久、辦學經驗豐富、人才輩出的完全中學,高考紅旗學校,被譽為“媽祖故里的明珠”。2004年莆田市第九屆“文明學校”,2005年莆田市少年軍警總校示范校,2006年莆田市實施素質教育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教學設施完善,擁有2幢教學樓,2幢配有衛生間的學生宿舍樓,1幢省II類標準的實驗科學樓,理、化、生實驗室齊全,1個可容納近1500名學生就餐的食堂;近年來學校加大校園建設投入,現有有多功能語音室2個共120座,可同時容納兩個班學生上課,有電腦室2間,先進的電腦120臺,100兆寬帶互聯網一座,2百多平方米的多媒體投影教學室1個,能容納120多人同時上課。
學校現有教師100多人,師資力量雄厚,其中高級教師19人,中學一級教師32人;省市級教師、骨干教師、教壇新秀、教學明星等數十人,師資隊伍結構年輕,教學科研能力強。學校重視教職工的福利待遇,現有高檔次的教師公寓2棟120套(二室一廳和一室一廳一衛),光纖上網免費入室。此外,文化娛樂體育設施完善齊備,有300米環形跑道,2個標準籃球場、1個排球場、1間乒乓球室,1間教職工娛樂室,另有圖書館、閱覽室、食堂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學校稟承“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把“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創建特色品牌學校”作為辦學目標,致力于為高校輸送大量的畢業生,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積極創建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核心的現代學校文化。2003年以來,隨著“組合聘任制”在我校的率先試行,校長競聘上崗,領導班子團結有力,教師積極奮進,用人機制靈活有效,學校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學校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特色辦學成效顯著,各項工作逐步實現了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學校多次榮獲殊榮:2004年莆田市第九屆“文明學校”,2005年莆田市少年軍警總校示范校,2006年莆田市實施素質教育學校。
2008年,學校與莆田二十六中進行資源整合,實現“強強聯手”,成立了新的莆田第十三中學。
原莆田二十六中學﹙原忠門中學﹚坐落于秀嶼區忠門鎮中心的岳秀山腰,占地86畝,現有建筑面積47000多㎡、綠化面積近2萬多㎡,學生近3400人、教職工203人,是秀嶼區先進教育工作單位、莆田市十佳學校、莆田市文明學校、莆田市文明學校標兵、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綠化先進單位。學校規模宏大,規劃科學,建筑群立,錯落有致,綠樹成蔭、幽靜整潔,整潔美麗的校園無時不在感召、陶冶著莆田第二十六中學的莘莘學子們,激勵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形成“團結、進取、勤奮、創新”的良好校風,努力做到環境育人。
學校依法治校,規范管理,緊抓質量,超前決策,與時俱進,打造品牌,堅持“不誤人子弟、使群眾放心、讓學生成才、造福于社會”的辦學宗旨和“促進學生人人發展、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個性發展”的辦學方向,以“德厚、體健、學篤、志遠”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校訓,形成“團結、進取、勤奮、創新”的校風。學校人際關系和諧融洽,教師愛崗敬業,學生尊師好學,優美的校園環境和良好的人文環境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師生來校任教、學習。
學校發揚務真求實的精神,引進“后勤社會化”辦學力量,加快校園建設,學校以人為本,愛護人才,尊重人才,實行“雙向選擇、優化組合”的競爭激勵機制,特聘名校名師執教,鑄造“名師工程”。廣大教師關注學科前沿,教學理念先進,業務功底扎實。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在學科競賽中取得佳績,近四年獲全國獎項2人次、獲省級獎項4人次、獲市級獎項42人次;近四屆高考成績均居秀嶼區同類學校**位,2004屆上本科線160人、2005屆高考上本科線218人,兩位畢業生獲莆田市許亞瓊獎學金,成績居全市同類學校**位,2006屆高考上本科線161人,一位畢業生獲莆田市許亞瓊獎學金,成績居全區同類學校**位,深受社會各屆人士的好評,被廣泛認作秀嶼區二中。倆校的牽手真正實現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必將促進學校的長足發展。
湄嶼仰止,潮涌大港。學校不僅有著高起點的規劃,高標準的建設,而且還有著**能的管理,有著遠大的理想。在社會各界和上級部門的厚愛和支持下,在全體師生的努力和奮斗下,新莆田第十三中學正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擴大高中辦學規模,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改善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爭取成為省級重點中學,譜寫素質教育的新篇章,爭取出經驗、出人才、出名師,為秀嶼區的教育事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