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縣實驗小學是一所縣直小學,創辦于1953年。學校位于城關鎮北街,明建八都坊旁邊。學?,F有34個教學班,在校生2735名,在職教職員工135人,其中高級教師4人,中級教師68人,國家級骨干教師1人,市級學科技術帶頭人3人,省級骨干教師6人。教學樓莊嚴挺拔,鮮花滿園,綠樹掩映,顯得現代而時尚。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校在濮陽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構建素質教育創新模式,堅持學校文化培養與社區文化熏陶的和諧共進。在開展素質教育、特色教育、建和諧校園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膽的實踐,取得了可喜的辦學成果,先后被評為:全國紅旗少先大隊,中華古詩文誦讀工程全國示范學校,濮陽市一級管理先進單位,濮陽市民主管理先進單位,濮陽市文明單位,濮陽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市級家長學校,濮陽市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濮陽市實施“教研賽考評”工程先進單位,濮陽市2007年度少先隊工作先進單位,濮陽市行風評議先進單位,縣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縣德育教育先進單位,縣文化宣傳示范校。
一、實施國家課程方案,確保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國家的課程方案是針對人的全面素質發展設計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身心和諧發展,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統一莫不在其中;另一方面人穩定的身心結構和特點是“素質”,而這種“穩定”必須長期訓練才能形成,所謂“訓練有素”就是這個道理。而開足開齊課程,才能使這種長期訓練有基本保證,國家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對所有教師進行了全面培訓,并嚴格按國家課程設置編排課表,配備高水平的教師全面落實課程方案,使學生的發展真正“全面”起來。課程,一這保障學生全面發展的載體,在我校得到了充分的落實,為學校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立足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而基礎教育又是創新精神養成之所,是創造能力生成的搖籃,是為創新人才奠基的階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應以課堂教學為主,這是因為:學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時間是素質養成的基礎條件。既然課堂是學生生活的主要時間、空間,那么對培養創造性而言,課堂應該是主陣地,而在素質教育之前,我們的課堂存在如下問題:**,教師常常進行“平面的教學”而非“立體的教學”,即如果教材沒有分析事物原因的話,教師對知識的講解也就往往停留在“是什么”,而很少深入到“為什么”。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學習只是記憶,而非理解,所學知識也難以實際運用。第二,比較少地把所教知識與學生的已有知識和日常生活經驗聯系起來,這樣使學生不能調動和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又在學習新知識時缺乏支撐點,不能很好地理解新知識。第三,思維知識的擴散學習,教師常常停留在教材規定內容的學習上,不能超載教材,引導學生發散思考。第四,過于重視知識的理解與接受,而忽視知識的應用和學生的創作、表現,重輸入而輕輸出。第五,學生學習過于看重功利效果,注重考試分數和升學的需要,因而學生更關注學習的結果而不是學習、思考、探究的過程。
怎樣改變這種狀況?
我們經過反復研究制定了實驗小學課堂教學五原則: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提出大量思考性問題,培養學生的懷疑和批判精神。
第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需要。能夠發現問題,并不等于愿意解決問題,只有具備解決問題的愿望,才能引起創造的動機。
第三、傳授和學習活的知識。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必須重視選擇那些能夠引起思考的知識進行教學,重視知識學習的過程,重視科學化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思考、加工,使知識成為促進思維的積極因素,成為進行創造時可運用的元素。
第四、教會學生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包括創造的規律和方法。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的基礎上學習和掌握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想象以及創造發明等方法。
第五、培養創造的膽魄,個性傾向和意志品質,使學生有敢于創造的勇氣,善于創新的敏感性,不怕失敗的毅力,創造成功的信心。
五年的堅持終于讓實驗小學的課堂充滿了創造的靈性。學生學習相對自由、主動。創造思維的火花時時照亮課堂。2008年9月,我校學生在濮陽縣青年少創新大賽中,一名學生獲一等獎,一名學生獲三等獎。
三、建立活動體系,促進學生主動活潑的發展。
有人說:“吹吹打打不是素質教育”。我們認為“吹吹打打不是素質教育,但素質教育需要吹吹打打”;吹吹打打不是素質教育,但沒有吹吹打打更不是素質教育。
系列活動,或者說活動體系是現代學校課程**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補充和自然延伸,活動體系的突出特征是實踐性,對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因此也是我校推進素質教育工作的著力點。我們結合學校實際成立了學具制作小組,小合唱隊,乒乓球隊,航模小組……在學生興趣愛好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學校也一改過去沉寂,刻板的氣氛,出現了異彩紛呈的景象。
四、不以學生考試分數為唯一評價標準,建立全面全程的綜合素質評價。
局面變不變,評價是關鍵。我們一方面嚴格禁止將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另一方面科學構建學生全面全程綜合素質評價的體系。在借鑒各地經驗的基礎上,反復探索評價體系,加入了對學生的全面素質評價,成長記錄以及激勵性評語等,引領學生全面,主動地發展。
素質教育就是對學生實施全面的教育。“為社會負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是濮陽縣實驗小學始終堅持的辦學理念。為了讓學生具備的品質、良好的素質、聰明的才智、強健的體質,我們制訂科學的作息時間表,開足上好各門課,每天安排40分鐘的自主活動時間,讓學生自我選擇,自主鍛煉,充分享受運動鍛煉的快樂。多年來,從實小走出去的學生,以良好的學風、的品質,健康的身體贏得了廣大家長和高一級學校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