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派(NPI)是在政府主管部門、國內外資助型機構、企業界、學界等關鍵“擁護群”的支持下發展起來的一個公益支持性組織集合體。從注冊**個機構——上海浦東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開始,我們就以“助力社會創新,培育公益人才”為己任,旨在為初創期和中小型民間公益組織提供切實的支持。
我們認為政府公共服務政策的改革,企業社會責任的興起、公益資源壟斷的打破、民間志愿精神的發揚、社會組織(NPO)就業功能的凸顯等因素已漸漸形成一股合力使得中國的公益事業處于大發展的前夜。然而,30年中國企業部門的發展軌跡啟示我們:在中國公益事業發展的初期,拓展“增量”比改革“存量”更重要,并終會促進“存量”的改革。所謂“增量”,是指加入到公益領域的新觀念、新機構、新資源和新人才。NPI愿與那些對社會問題和社會需求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設計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并有恒心和能力使之逐步實施的人才同行。
2006年, NPI首創“公益孵化器”概念,并在上海浦東運作成功,后又通過發起“恩派”系列機構使該模式在上海(浦西)、北京、成都、深圳等地成功復制。至今,這一帶有全國示范作用的創新模式已獲得來自于政府、資助機構、NPO業界、媒體和各方的高度肯定,被譽為近年來公益領域的重要制度創新。NPI每年在全國范圍內孵化30個左右的民間公益組織,為他們提供能力建設、場地設備、小額補貼、注冊協助等多方面的幫助,在此過程中NPI積累和開發了大量適用于中國本土NPO的課件和案例,并藉此成為國內重要的能力建設機構和案例中心。
隨著城鄉社區服務需求的不斷涌現, NPI于2007年開發了公益組織“社區服務平臺”業務模式,通過從政府手中托管社區服務中心等公共空間,整合政府、企業、居民等各方力量,切實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同時為各類服務型NPO進社區開展業務提供幫助和便利。恩派(NPI)先托管的上海大的社區服務中心——三林世博家園市民中心已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社區服務平臺的示范窗口。目前, NPI已通過其發起的屋里廂社區服務中心等機構將該模式推廣復制到上海、四川等地的二十多個城鄉社區中心,管理的公共空間面積將近25000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