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簡介
金山區漕涇小學前身華強學校(漕涇鎮周德堂)創辦于1907年。解放后,學校先后易名“松江縣漕涇鄉中心校”、“金山縣漕涇中心小學”、“金山區漕涇中心小學”等。2001年2月,學校從漕涇鎮致富街2號整體搬遷至現址,下轄的村校于2001年7月完成撤并。2006年9月,更名為“金山區漕涇小學”。學校現占地面積26509平方米,除辟有30個教學班的教室外,還配置了自然、美術、音樂、舞蹈、計算機、生活與勞動等專用教室10間,圖書館、體操房、階梯教室、食堂餐廳等設施一應俱全。九十年代后期,面對學生數逐年遞減的趨勢,該校及時調整設點布局,下轄的村校(96學年8所)陸續撤并;面對教職工冗員過多的現狀,學校在試行全員聘用合同制基礎上,進行學校內部人事制度改革,采取轉崗、分流等舉措,從1999學年起,連續四年內部退崗休養教職工89人。2000年4月,金山區中小學標準化工程建設在該校率先啟動,在各級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新校舍于年底竣工。十年中,學校繼續以書法寫字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通過教育科研“龍頭”課題的牽引,精心培育、發展辦學特色。多年來,學校傳承著中心小學發揮輻射效應,強化村校管理的好傳統,創造了較成熟的經驗。1998年3月,金山區教育局假座該校召開村校教育教學管理研討會,以推廣其經驗。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學校把著力點投向提高師資隊伍綜合素質上,先后策劃和組織“轉變觀念——中老年教師教育教學研究”系列活動、“課堂,素質教育的核心之家”主題活動、“走向學生——為學生的發展動真情、下苦功、多服務”系列活動和“追求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主題活動等,為物化先進教育理念,提升教師業務素養和專業能力作出重要貢獻,學校的辦學質量有了長足的發展,2006學年獲教學成績顯著進步獎。學校先后獲得“上海市第四屆教科研工作先進集體”、“中國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實驗小學”、“上海市三八紅旗集體”、“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上海市一級圖書館”、“愛滿天下杯——藝術教育模范學校”、“金山區文明單位”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