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四川南路小學建于1857年(清咸豐八年),至今已有140年歷史。學校的前身是天主教若瑟堂的附設小學,歷史名為類思小學。類思小學是以法國天主教士羅類思為名的,當時學校開辦的目的是為了宣傳宗教信仰,直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由人民政府接管,才實施人民教育。1953年2月學校正式掛上校牌改為“黃浦區四川南路小學”,一直至今。 學校自1953年來,先后由余相公、沈婉芬、成祖卿、陳秀娟、翁文霸、王劍麟等擔任校長,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爭創特色做了大量的工作。 現任校長樓麗霞,1969年5月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職工,后調入兵團農場的學校擔任教師,1979年2月回滬進入南京東路小學,任教師、校長助理、校長,1997年7月調入四川南路小學任校長。 學校位于四川南路36號,共有兩幢樓,靠操場的東西樓,里面的內樓,房屋建設面積達2310平方米,現有語音室、圖書室、實驗室、音樂室、健身房5只專用教室,其它教室20只。操場面積為85.5平方米,綠化面積54.45方米。現有教學班19個,一至五年級學生768人。 學校教職員工共74人,其中小學高級教師37人,占總人數的50%,小學一級教師27人,占36%,小學二級教師2人,占3%,還有7人為職員及工勤人員。 四川南路小學歷來以嚴謹的管理,教學聞名于外。“面向未來,全面育人,培養其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實的基礎知識,強健的體魄,靈活的動手能力,勇于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作為辦學思想貫徹于一切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勤奮守紀、文明知禮、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的校風也時時激勵著全體學生爭做四南好少年。 學校有青年21人,他們都積極地參加每一輪的職務培訓及高一層次的學歷進修,再學習的要求激勵著大家不斷進取。 教育系統的勞動模范葉曉敏是區德育學科的帶頭人。作為知名人士,正帶動四南小學的全體教工在師得學習、教育工作中作出努力,積極探索。 “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的開展在四南小學已經深入學生的心靈,成為特得到眾多的獎項,團體榮獲全國組織獎。95~96年獲上海市紅讀先進集體,涌現了一批紅讀活動的指導老師及學生紅讀積極分子。 “珠心算”教學活動開展已有多年,并且具有一定的規模和范圍,研究出了獨特的教學方法,學生受益非淺,取得很多成績。 其次在環保、茶藝、少先隊鼓號隊等諸方面都有傳統項目,均獲得市、區有關部門的表彰,獲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