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太倉市教育水平整體快速提升,各級各類教育事業持續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先后獲得了江蘇省高中教育先進市、江蘇省幼兒教育先進市、江蘇師資隊伍建設先進市、江蘇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市、江蘇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市、江蘇省規范教育收費示范市、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范區、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建設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幼兒教育。全市3-5周歲幼兒入園率保持在99%以上。2008年,率先開展公辦幼兒園管理體制改革,幼兒園與小學的全面脫鉤,以鎮、區為單位組建了10個幼教中心,幼兒教育發展步入良性運轉軌道。2010年,學前教育現代化工程列為政府實事工程。同時,由政府出資補貼,對民辦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幼兒園進行了提檔改造。目前,80%以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公辦幼兒園就讀,并享受“同城待遇”。
義務教育。全市大力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實施農村學校教育現代化“三大工程”和來太務工人員子女學校規范化建設工程,借鑒現代企業管理文化,實施義務教育委托管理模式,委托優質學校管理相對薄弱的農村學校,義務教育得到均衡、優質發展。全市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持續保持100%,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為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9.9%。
高中教育。全市擁有省四星級高中2所,省三星級高中2所,均是省教育廳開評星級高中后首批通過評估的學校。全市普通高中堅持走特色發展、內涵發展之路,取得了顯著成效。從2009年開始,普高開始進行新一輪布局調整和建設,對兩所三星級普通高中進行了合并辦學,并按省四星標準進行改建和擴建。投資2.5億元,異地新建的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將于201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全市高中教育將邁入新的發展軌道。
職業教育。全市職業教育依托“德企之鄉”(全市擁有150多家德資企業)的獨特優勢,成功移植德國“雙元制”教育,十年時間培育了1萬名專業技能人才。2004年建校的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在短短幾年已發展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國際化職業技術人才的特色基地與平臺。投資2.2億的“健雄學院二期”工程和規劃建設中的太倉港區職業教育園區,將全力打造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職前和職后技術人才培訓中心。
師資建設。大力實施教師教育工程、人才培養工程、引才引智工程和學校管理靈魂工程,提升師資隊伍素質與能力。目前,全市擁有省特級教師9名,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4名,蘇州市名教師名校長17名,蘇州市學科帶頭人55名,太倉市學科帶頭人366名。全市幼兒園、小學教師專科及以上學歷、初中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高中教師研究生比例分別達到 89% 、89.2%和12.7%。職業學校高級工以上雙師型教師達86%。
教育信息化。全面建成教育城域光纖內網,所有學校建立了完全校園網,生機比為8:1,師機比為1.5:1,技術裝備達到江蘇省二類標準。被命名為蘇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學校的中小學校占比居蘇州大市前列。普通中小學校建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標準》應用示范區管理平臺。市教育信息中心已建成教育城域網的網管中心、資源中心、數據中心、遠程教育中心。建有視頻會議遠程教育直播系統,借助視頻會議遠程教育直播系統,實施教師全員繼續教育培訓和教師網絡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