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水天堂,人間新吳江。”吳江市位于江蘇省南端,依太湖而居,與滬浙鑲壤,自古崇文尚教。進入新世紀以來,高舉教育現代化和素質教育旗幟不動搖,堅持“在均衡基礎上求特色,在有教基礎上求優教”的發展策略,先后獲得“江蘇省普及高中段教育先進縣(市)”、“江蘇省幼兒教育先進縣(市)”、“江蘇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縣(市)”、“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建設先進縣(市)”、“江蘇省規范教育收費示范縣(市、區)”以及“江蘇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縣(市)”等榮譽稱號。
學前教育。全市幼兒教育貫徹《規程》《綱要》精神,積極開發實施具有鮮明個性的園本課程,實現了美化環境與幼兒素質發展的雙贏。全市每個中心幼兒園配備了1~2名高級育嬰師,開展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逐步建立起覆蓋全市的早期教育網絡。積極推進區域幼兒教育現代化建設,全市中心幼兒園90%創建為省級或蘇州市級優質幼兒園。全市適齡幼兒入園率100%.
義務教育。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項目幫扶為突破口,以“均衡”、“規范”、“精致”、“有效”為四大主題詞,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主動發展能力,形成了義務教育均衡、優質、高位發展的良好態勢。全市100%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創建成為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學校。教育科研草根化、多元化、特色化發展的經驗以及區域推進“有效教學”的做法在省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目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鞏固率保持100%,初升高比例99.5%。
普通高中。以打造高中教育品牌為龍頭,不斷引領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全市7所公辦普通高中省三星覆蓋率100%,省四星占比57%。積極推行省四星普通高中實行初中生推薦入學政策,倡導“課堂教學求**,教育管理求精致,學校發展求特色”,創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學生素質全面發展。2010年,高考升學率97.69%,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5%以上。
職業教育。圍繞吳江經濟結構和產業特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專業建設凸現精品,校企合作實現雙贏,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目前,擁有1所高職院校——蘇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所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建成了7個省級中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和1個省級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以及1所省級社區培訓學院和10所建制的鄉鎮成校,構成了功能齊全、層次豐富、城鄉一體、職成合一的職業教育和社區教育網絡。
特色教育。堅持“預構于策劃,落實于整合,體現于文化,提升于科研”,區域推進特色學校建設,促進了全市學校教育的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發展。蘆墟實小的環境教育,屯村實小和金家壩中心的書法教育,市實驗小學、梅堰實小、震澤中學等校的科技教育,鱸鄉實驗小學、銅羅中心、盛澤二中等校的藝術教育,高級中學的數字化校園和研究型學校,桃源鎮的數學特色……演繹出了吳江教育的一道獨特風景。2010年,承辦了以“區域教育發展和特色學校建設”為主題的全國首屆基礎教育論壇。“走遍吳江看特色”(原載《人民教育》)成為吳江教育走向全國的一張亮麗名片。
師資建設。以師表工程、青藍工程、繼續教育工程、名師名校長工程為四大抓手,建立健全了優質課教師、教壇(科)新秀、教學(科)能手、學科(術)帶頭人、名師名校長到省特級教師的骨干教師梯隊推選、培養和激勵機制。通過制度引領和科研孵化,一大批教師脫穎而出。目前,擁有省名教師1人、省特級教師14人,蘇州市名教師名校長23人、學科學術帶頭人94人,吳江市名教師名校長82人、學科(術)帶頭人422人。全市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高、中職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為100%、100%、99%、98.6%和98.9%,小學和初中教師本科率55%、85.9%,高中教師研究生比例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