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第八中學——湖南省現代教育實驗學校,是一所創建于1992年的充滿活力的新型中學。她以優越的區位、便捷的交通、雅靜的環境、扎實的業績,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學校不斷拓展生存空間,現已發展成占地180畝,教學班54個、在校學生3200余人的完全中學。<?XML:NAMESPACEPREFIX=O/>
學校以創建省市示范窗口學校為長遠目標,秉承“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學”的理念,全面推行全員參與的精細化管理模式,要求每一個教職員工都自覺為每一個學生服務,每一個教職員工都自覺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全面實行標準班額教學,確保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志向、興趣得到充分的培養,讓學生從強制性的教育和學習中解放出來,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創造性,在智力、體力、社會性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全力整肅校園秩序,凈化育人環境,確保“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的辦學宗旨得到有效落實。
學校環境優美,寬闊平整的校園路網,婀娜多姿的行道樹,綠茵如畫的草地,斑斕飄香的花卉,置身其間,讓人有身入美麗畫卷中的新奇感。每到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北校門夜景區與南校門休閑區彩燈閃爍,噴泉飄灑,留戀在三五個宣傳廚窗間,駐足在一長溜文化長廊前,細數點點路燈,聆聽曲曲泉歌,呼吸幽幽花香,真讓人愉悅得心旌搖動,怡然忘歸。
學校硬件設施,高標準的教學、辦公用房與各類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閱覽室、語音室、健身房等配套設施日臻完善;1000M校園網、網站、多媒體教室等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備一應俱全;特別是設備齊全的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和學生公寓、現代化的教學東樓和圖書綜合樓、恢宏大氣的南校門休閑景區等重點建設工程全面完工后,于2006年8月20日迎來了全國第32屆新星杯少兒乒乓球賽,所有與會的各級領導、教練員和運動員對優美的校園贊不絕口。
學校現有專職教師165名,其中高級職稱33名,中級職稱84名,初職稱48名;研究生3名,本科121名,專科41名;教師的學歷、職稱等全部達到國家規定標準。擁有省、市級骨干教師6名,市級學科帶頭人6名。學校歷來十分重視教師業務培訓,重視學科內的傳幫帶,培養出了一批基礎扎實、業務過硬的教師;所有教師都能上多媒體課,能熟練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科研已成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行動,一支“學者型、科研型、型”的教師隊伍正在形成;近兩年來,學校所接受的課題研究都獲得了省、市一等獎。
學校教育富有特色,作為冷水灘區唯一一所“音體美教育基地”學校,學校狠抓常規教學,創新教育機制,以精細化管理促發展,特長教育取得了長足進步,3年來共有100余名特長生考上一、二批本科。校園文化建設欣欣向榮,校報《八中校園》獲全國一等獎,方舟文學社被評為全國文學社團;多次成功承辦高規格的中學生藝術節,充分展示出八中學生的青春才華與亮麗風采。在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實踐中,八中學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空間,3年來,他們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140余次,在《作文大王》、《小溪流》、《作文報》、《起跑線》、《作文周刊》、《考試與作文》、《中學生作文指導》、《高中生》、《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現代教育報高考周刊》、《考試報》、《微型小說選刊》、《永州日報》、《青少年作家》等報刊發表習作130余篇,連續4年有學生電腦制作作品獲國家級或省級獎,其中易不易同學獲2004年全國中學生電腦制作一等獎**名。?
各級媒介對學校的發展予以熱情關注與充分肯定,《湖南日報》、《湖南工人報》、湖南《科技導報》、北京《現代教育報》、湖南《教育技術》、《永州日報》和永州電視臺、永州政府網站、永州教育網站等多家媒體先后對我校教育教學所取得的成績予以報道,其中《永州日報》10余次報道了學校所取得的各項成績。冷水灘區委組織部、永州市委組織部黨員教育活動中心先后為學校錄制了兩期電視專題節目。
各級媒介對學校的發展予以熱情關注與充分肯定,《湖南日報》、《湖南工人報》、湖南《科技導報》、北京《現代教育報》、湖南《教育技術》、《永州日報》和永州電視臺、永州政府網站、永州教育網站等多家媒體先后對我校教育教學所取得的成績予以報道,其中《永州日報》10余次報道了學校所取得的各項成績。冷水灘區委組織部、永州市委組織部黨員教育活動中心先后為學校錄制了兩期電視專題節目。
作為區“文明單位”、區音體美專業“基地學校”、市“綠色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中學生電腦制作活動“組織單位”、省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先進單位”,八中人決心以與時俱進、務實求新的精神,開創更為輝煌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