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浙江廣播電視大學黃巖工作站成立,周庭秋同志為專職工作人員,辦公地點設在縣教育局工農教育辦公室,購4臺24寸黑白電視機。首期錄取電子及機械專業30名全科生和200余名單科生,同時還招收了全科旁聽生和單科旁聽生。由于教室是借用外單位會議室,各科學員全天輪流上課。1979年至1983年共搬遷教室多達8處。
國家的現代化建設需要各類人才,青年學子的求學熱情高漲。1982年下半年,學校開設電子工程、機械工程和漢語言文學三個專業,錄取專科新生214名,其中157人選讀漢語言文學。1983年7月,學校增設經濟類,開設了工業企業管理、商業企業管理、工業會計、商業會計、金融、財政、工業統計七個專業,當年入學的專科學員達560人。學生們珍惜就讀電大的機會,妥善處理工作、家務與學習的關系,準時到校參加面授,聽課專心,作業認真,成績良好。1986年,85屆電子專業專科學員章和杰、86屆工業統計專業專科學員辛金國考上研究生,為學校贏得榮譽。
2012年11月,區委、區政府對學校的領導班子作了調整,鄭康年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校班子明確提出了2013年學校兩大目標:以升格學院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學校內涵建設,提高辦學水平;以舉行社區學院掛牌儀式為契機,構建全區社區教育網絡平臺,推動黃巖社區教育事業向前發展。在辦學思路上,學校提出了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新思路,調整專業設置,新開設了鄉鎮企業管理、農業經濟管理、園藝技術、市場營銷、機械與自動化(數控方向)等與當地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新專業,深入農村,深入企業,與精誠模具有限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等企業簽訂合作辦學協議,進一步拓展招生渠道,2013年秋季,招收錄取了313名新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
現在,學校的環境優美,設施先進,專業眾多,服務優良,為師生的學習、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至2013年下半年,全校教職工19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0人,中級職稱7人,外聘教師23人,在校生1264人。學校又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三十多年的風霜雨雪,三十多年的辦學歷程。黃巖電大人艱苦辦學,培養了畢業生本科1533人,專科3530人,向社會輸送一大批了留得住、實用型的人材,為黃巖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