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縣位于重慶東部、長江南岸、渝鄂交界處,是一個集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三峽庫區(qū)淹沒縣,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于一體的特殊縣份。是著名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和歷史上巾幗英雄秦良玉的故鄉(xiāng),是聞名全國的“黃連之鄉(xiāng)”,長毛兔大縣和“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縣轄32個鄉(xiāng)鎮(zhèn),3012平方公里,總人口52萬人,其中農業(yè)人口44.25萬人,外出務工11萬人。2006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29億元,人均GDP僅6685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34億元,其中教師隊伍近5000人,財政教育教育費支出8890萬元,占地方財政收入的74%;農民人均純收入僅2457元。由于受區(qū)位、歷史等因素的長期制約,我縣相對富集的資源優(yōu)勢尚未完全轉化為濟優(yōu)勢,民貧縣窮仍是我們大的縣情。
到“十一五”末,學前1年和3年幼兒受教育率分別達到90%和60%,殘疾少年兒童入學率達80%以上,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9%,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達95%,中等職業(yè)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各占50%;新建農村寄宿制學校20所,全面完成4所初級中學建設工程,縣城新建初中、小學和體育館各1所;70%以上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現(xiàn)標準化;初中畢業(yè)生升入高中階段學校的比例達到85%以上,城區(qū)、農村學校教育設施設備配置達到國家I類、II類標準,基本普及十二年教育;新建1所的、能容納3500人的職業(yè)教育中心,逐步配齊職業(yè)教育中心設施設備;全面掃除有學習能力的青少年文盲;幼兒園教師專科學歷達到55%、小學教師專科學歷達到75%,初中教師本科學歷達到65%,高中教師本科學歷達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