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簡介
正興車輪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996年,是一家以車輪生產為主、經營涉及機械制造、商貿、教育領域的民營企業集團,車輪年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套,是世界第二大鋼圈企業。
正興集團樹立現代市場營銷理念,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產品覆蓋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擁有各類銷售服務網點4000余個,并擁有60多家主機廠配套。在外貿業務上已出口至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韓國、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等58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維修、配套、外貿三大市場協調發展的網絡體系。
幾年來,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生產裝備,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與技術檔次,先后研發了涉及各類車型的300多個品種車輪,擁有30多項國家專利,所開發的產品一直引導著行業的發展方向。企業于2003年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產品長期由福建省中心檢驗所免費提供質量跟蹤服務。“正興”商標于2003年被認定為“福建省著名商標”,正興系列產品被評為“福建名牌產品”。2005年,正興商標摘取中國車輪行業**枚也是惟一一枚“馳名商標”桂冠。
自2004年起,正興集團開始實施對外投資發展戰略,圍繞車輪主業開展相關多元化經營,提高資本運營質量。
2004年8月,集團全資收購四川新寶車輪有限公司后成立的“正興集團成都車輪有限公司”順利投產運營,迅速形成年產120萬套車輪的生產能力,成為正興集團的西部生產基地。
2004年12月23日,北方生產基地“正興集團本溪車輪有限公司”竣工投產,從開工建設到正式投產前后僅僅用了117天,創造了正興集團史上的“本溪速度”。項目投資2.9億元,占地面積100畝,車輪生產車間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完成投資1.3億元,建成的3條輻板線和1條輪轂生產線已全面投產,并在半年內形成年產輪輻300萬件、車輪100萬套的生產能力。
2005年4月6日,集團投資創建的“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正式破土動工,總體占地面積500畝。預計投資5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積200畝,包括生產項目在內的預計投資為2.3億元人民幣。目前,建筑面積為7.3萬平方米的廠房已全部竣工。**期輪轂鋼項目于2005年8月30日成功投產試運營,這標志著正興車輪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第二期型鋼車輪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在3年內形成年產車輪500萬套的生產規模,成為華北重要的生產基地。同時,“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的建立使正興成為中國惟一一家擁有特鋼軋鋼廠的鋼圈企業。正興集團廊坊車輪有限公司除了生產與汽車鋼圈配套的型鋼原材料以外,還主要生產各類載重車型的汽車鋼圈,產品輻射華北及西北等省區,市場潛力巨大。待所有項目完工投產后,預計每年銷售收入近15億元人民幣,年利潤9800萬元。真正實現集團公司“南北對應、東西互補”多位一體的發展戰略。
2005年10月,集團在安徽合肥成立的“正興集團合肥車輪有限公司”也完成了各項籌備工作并開工建設,于2006年5月份竣工投產,終形成年產300萬套車輪的生產能力,成為正興集團南北對應、東西互補、中原接應的點睛之筆。
2005年4月,集團開始對漳州生產基地全面實施技術、工藝改造與生產結構調整,實現了生產過程產品不落地,形成以無內胎車輪、轎車車輪等高檔產品為主,兼顧工程車、出口型鋼產品等多品種、具有高附加值產品的正興車輪出口基地,致力于開拓外貿市場。
正興集團的品牌形象、營銷網絡、整體素質、管理特色都已成為中國車輪行業的一面旗幟。面對群雄逐鹿的國內外市場,正興集團著眼的是未來更加瑰麗的藍圖;秉承僑鄉深厚的文化底蘊,宏揚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實干精神,通過強化規模優勢,依靠科學、嚴密的管理,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持續推進名牌戰略、技術創新戰略和資本運營戰略,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在穩定提高的基礎上,促進國際化、集約化、網絡化經營,全面推動企業管理升級,實現企業發展的新突破,力爭與國際企業并駕齊驅。
讓消費者質量和服務同享?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2007年3?15誠信維權企業承諾公告
正興車輪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車輪生產為主、經營涉及機械制造、商貿、教育領域的民營企業集團,車輪年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套。正興集團樹立現代市場營銷理念,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產品覆蓋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擁有各類銷售服務網點4000余個,并擁有60多家主機廠配套。在外貿業務上已出口至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58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維修、配套、外貿三大市場協調發展的網絡體系。公司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產品長期由福建省中心檢驗所免費提供質量跟蹤服務。“正興”商標于2003年被認定為“福建省著名商標”,正興系列產品被評為“福建名牌產品”。2005年,正興商標摘取“中國馳名商標”桂冠。面對群雄逐鹿的國內外市場,正興集團著眼的是未來更加瑰麗的藍圖;秉承僑鄉深厚的文化底蘊,宏揚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實干精神,通過強化規模優勢,依靠科學、嚴密的管理,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持續推進名牌戰略、技術創新戰略和資本運營戰略,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在穩定提高的基礎上,促進國際化、集約化、網絡化經營,全面推動企業管理升級,實現企業發展的新突破,力爭與國際企業并駕齊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