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坳小學始建于1959年,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老校,素有株洲“小清華”之美譽。2009年2月,在蘆淞區委區政府建設“教育強區”戰略決策下,蘆淞教育結合本區的實際,率先提出了“教育集團化”管理思路,將原體育路小學合并到何家坳小學,形成了“一所學校,兩個校區”、“一套班子,兩地管理”的格局。學校本部地處株洲市交通便利的七一路,分部地處與總部一站之隔的體育路口。學校總占地面積10625平方米,建筑面積9517多平方米。現有48個教學班,2383名學生,在職教職工130人。是株洲市率先嘗試“名校+分校”管理模式的完全小學。
校園布局規范合理,兩個園區各顯特色。分部小巧精致,環境優雅,景色宜人。本部造型簡潔、明快的教學樓群錯落有致,具有古樸風韻的八角亭與古典主題文化長廊互相呼應,色彩明快的塑膠訓練場與造型別致的園林景觀交相輝映,既有歷史悠久的痕跡,又不乏時代的氣息。學校各種功能用室齊全,所有設施設備均按省一類標準配備。特別是在2009年,政府投入700多萬,興建了富有時代氣息的教學綜合樓和全市的乒乓球訓練館、塑膠運動場;高起點改造了的多功能報告廳;高標準更新了校園廣播系統、網絡中控、班班通、自動電子鈴等硬件設施;高規格添置了現代化的電子顯示屏和教師隔斷式辦公桌、手提電腦等,全面實現了無紙化辦公。硬件條件堪稱。
長期以來,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全體、著眼未來、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辦學宗旨和“以人為本、以德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理念,融治學嚴謹的優良傳統與改革創新的精神于一體,依法治校,科學育人,造就了一支的教師隊伍,培養了大批人才苗子。學校也以教學質量高、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而聞名遐邇。特別是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學校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超前的辦學思想、嚴謹的治校方略、雄厚的師資條件、教學設施被推為首批省級“課改實驗學校”。由于實驗成效顯著,2002年,學校成功承辦了改革現場會,課改實驗成果得到了與會領導、的充分認可和高度評價。學校先后被授予“株洲市教育科研的示范學校”、“株洲市首批完全示范小學”、“湖南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育教學實驗學校”、“湖南省現代技術教育實驗學校”、“湖南省四星級紅領巾示范學校”、“湖南省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和“全國小學德育實驗學校”。
現在,何小人正以更新、更高的辦學目標邁進,以“團結進取、追求卓越”的精神自律,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再創何小的輝煌而不懈努力!我們相信,何小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何家坳小學辦學理念
德育為先發展為本文化引領特色提升
何家坳小學辦學思想
辦陽光學校培陽光教師育陽光學生
何家坳小學辦學宗旨
面向全體著眼未來辦人民滿意教育
余麗媛校長余麗媛,1979年參加教育工作。大專學歷,中學高級教師。1995年開始,先后在株洲市蘆淞區何家坳小學、南湖溏小學、蘆淞區教育局、綠色營地、賀家土小學開始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期間,1996年,被教育局選送參加湖南省首屆校長提高班培訓,并被當選為湖南省屆小學管理專業委員會株洲地區的理事。2003年,成功創辦株洲市區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綠色營地。2006年,被教育局再度選送參加湖南省校長高研班的學習,并以優異的成績結業。2005—2010年,曾參加五個省、市級課題和兩個課題的管理與研究,有近30篇教學與管理論文在省、市級刊物發表或獲獎。
多年來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堅持以“德育為先、發展為本、文化引領,特色提升”為治校方略,以“嚴而不控制自由,寬而不放任自流”為管理技巧,凸顯了“精、細、活”的管理特色。特別善于熔煉團隊,激活內驅,營造“能者上,庸者下”的競爭氛圍,限度的發揮不同崗位的教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增強教師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無論在哪所學校,都能帶出一個精誠團結、敢為人先的校級班子和一支生龍活虎、勇于拼搏的教師團隊。
吳鐵錚書記
吳鐵錚,1952年8月出生,教育行政管理專科畢業,小學中學高級教師,1969年下鄉,1976年從教,先后任教初、高中語文、體育等學科,1993年受區委、區政府委托創辦了全國所公辦個體勞動者子弟學校,其辦學經驗多次在省、市德育工作年會、經驗交流會上交流。主持研究的課題《流動人口子女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研究》成果獲市二等獎,**教科所三等獎,同時個人被授予全國“德育工作先進工作者”,撰寫的論文多次在《湖南教育》、《湖南省中小學繼續教育》上發表。1996年以來,二次榮立市三等功,三次榮立市二等功,2003年被團省委授予“少先隊志愿輔導員”,2005年評為蘆淞區首批校長。現任何家坳小學黨支部書記。
陶潤泉:
出生年月:1976.4
職稱:小學一級教師
自任職起,從事小學數學、語文教學工作。曾先后被評為蘆淞區“教師”、“師德標兵”、“班主任”。獲蘆淞區屆青年教師素質競賽總分名;論文、案例曾多次或省市獎勵。
龍艷:
1、課題:2004年:課題《“中小學創新教育研究》的子課題《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獲省一等獎。
2、論文、案例:論文《如何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活動》被入選《中國當代教育思想寶庫》;論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樂于傾聽和善于表達的教學策略》獲市二等獎;文章《加強溝通——組織有序的思維活動》獲市一等獎。
3、教研課:;《年、月、日》一課獲區一等獎;
4、榮譽稱號:蘆淞區教育基金二等獎;榮獲區級2005——2006年度教師;榮獲區級2006——2007年度教師;市級新一輪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2004——2008)的學習積極分子。
湯瀅:
湯瀅,女,區級語文學科骨干教師,株洲市何家坳小學分部語文教研組長。
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嚴謹治學,開拓進取,團結協作。她精于教學,講究教學藝術。善于創設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能力的培養。
她積極參與“提高口語交際課堂的實效性”課題的研究,并多次在學校上研討課,2005年執教的閱讀課《泉水》獲蘆淞區一等獎。
她善于總結教學經驗,撰寫的論文多篇在省、市、區獲獎,論文《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獲湖南省二等獎;《淺談小學生自我管理》獲湖南省獎;《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搞好課外閱讀》獲株洲市貳等獎;教學設計《四季的腳步》獲蘆淞區一等獎;《淺談低年級教學中的動手練習》獲得區一等獎;論文《怎樣在語文教學中有利運用電教》獲區一等獎;《美好的音樂,美好的感受》獲評《中小學教師德育教育》征文貳等獎。
十年來,她每年指導學生在全國、省、市、區征文、現場作文比賽、演講比賽中獲獎。其中2006年指導學生參加“南方杯”**華人少年美文寫作大賽中,一等獎兩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兩個,獎兩個,自己獲“全國指導老師獎”。2006年6月指導學生樊英瑛的作文《秋天的樹葉》獲全國第三屆中小學生作文大賽銅獎。2003年7月指導胡夏帆同學的作文《說說我家里人的屬相》獲得“新思維”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獎賽銀獎。2003年指導學生參加株洲市第三屆小學生現場作文比賽中一等獎兩個,二等獎三個,自己獲“指導老師獎”;2005年指導學生參加株洲市首屆小學生現場作文比賽中一等獎兩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七個,自己獲“株洲市指導老師獎”;2004年指導學生參加株洲市蘆淞區第三屆小學生現場作文比賽中一等獎四個,二等獎兩個,自己獲“株洲市指導老師獎”2006年指導學生黃鑫參加“我身邊的美德故事”獲區獎。羅雯柔等數個學生的作文分別發表在《小學生習作》、《百家作文選刊》等CM級刊物上。
她本人也多次被蘆淞區評為“輔導員”“青年教師”,2006年9月被評為蘆淞區“班主任”,2004年和2007年兩度被評為蘆淞區“共產黨員”,2009年被評為區“教師”。
做為教研組長,她善于調動年段教師及學生的積極性,融洽師生關系,教師之間關系,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十年來,年段沒有重大事故發生。她抓好年段常規管理,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形成和諧、團結、向上的集體氛圍。十年來,她所帶年段取得了突出成績。2003年至2006年來一直都是區級文明班和校級班級,2007年指導開展的班隊活動“規范記心中,文明見行動”和“節約從我做起”分別獲區一等獎,還被評為蘆淞區節約型班級。2007年所帶的畢業班獲蘆淞區“語文班級”榮譽稱號,學生畢業考試成績突出,大部分考入長郡中學、雅禮中學、長沙一中等名校。
今年,被聘為蘆淞區小學語文學科骨干教師和被評為何家坳小學“教師示范崗”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