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經過2022年四季度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調整,疫情相關擾動因素集中出清。2023年一季度,小微企業實際經營情況達到2021年一季度以來的最好狀態。

5月18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企業大數據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調查研究中心、螞蟻集團研究院和網商銀行小微觀察站共同發布的《中國小微經營者調查2023年一季度報告暨2023年二季度中國小微經營者信心指數報告》顯示,隨著春節后市場需求增加,消費復蘇的暖流涌動,小微企業逐步走向正常。2023年一季度小微經營者的實際經營表現指數為40.1%,達到過去十個季度以來的最高值。

同時,2023年一季度小微企業凈利潤率也扭轉了近兩年的持續走低趨勢,達到1.2%。小微經營者現金流維持狀況環比、同比均有所好轉,平均為2.6個月,現金無法維持的比例收縮約5個百分點,從上個季度的16.0%降至為11.1%。此外,僅37.6%的小微經營者仍經歷某種程度的關門和停業。這一比例比2022年第三、四季度的45.9%和61.7%大幅下降8.3和24.1個百分點。

“小微企業占中國市場主體的90%,其經營情況,就是經濟復蘇的‘溫度計’與‘晴雨表’。當前,小微企業不論是信心還是實際經營都穩步向好,讓2023年開了個好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教授、調研報告課題組負責人張曉波介紹,小微經營者對2023年第二季度的經營信心總指數提升顯著,信心指數上升至50.3%,是自2021年第四季度之后首次回升至榮枯線以上。從分項指標來看,小微經營者對市場需求、營業收入和雇員規模的預期均為積極正向,特別是對前兩者的信心穩在樂觀區域。

不過,這項集聚11000多名各行各業小微經營者的調研顯示,當前市場需求不足、經營成本高企是小微企業壓力主要來源。一季度,小微經營者中感受到成本壓力的占比為43.9%,比上個季度上升5.8個百分點;感受到市場需求疲軟和市場競爭所帶來壓力的小微經營者的比例更明顯增加,從上個季度的38.9%上升至46.9%。

就經營成本壓力來看,一季度,租金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壓力仍然是小微經營者成本壓力的主要來源,占比分別為53.9%和42.9%,且比上個季度均有所攀升。此外,營銷成本上升至本調查開始(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高值,一定程度反映出市場復蘇后競爭的加劇。

自2020年以來,各級政府為促進復產復工、助力小微經營者紓困解難采取了多項措施。2023年第一季度,小微經營者反映的各類扶持政策總體覆蓋率為43.8%。與上一季度相比,小微經營者對各類政策支持的訴求強度均有所上升。其中,小微經營者對稅收支持(50.7%)與成本減免(46.7%)兩類政策訴求上升幅度最大,或與小微經營者面臨的成本壓力增大有關。

“我們能看到,小微經營者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呈現復蘇趨勢。但實際經營表現仍有待改善,營收未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市場需求不足是最重要的制約因素。小微企業大部分分布在服務業,期待提振內需消費等方面的政策相繼發揮作用。”張曉波說。

螞蟻集團研究院院長李振華表示,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政策支持、市場需求逐漸恢復的情況下,中國的小微企業具有非常強的彈性和韌性。同時,對于小微經營者,數字化是一個重要變量。《報告》顯示,有線上銷售的小微經營者在今年一季度仍然延續了自2022年一季度以來的上升趨勢,從上個季度的49.9%上升到52.6%,與2022年一季度相比上升10.7個百分點。當前,五成以上小微企業在不斷嘗試新的運營方式、拓展新的市場來實現增長。對此,平臺企業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關注。(記者 李子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