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汽車一輛輛開過去,還有寵物狗在來回溜達,這絲毫影響不了那些人,他們彎著腰在樹叢下、草窠兒里認真地找著。對這一動作熟悉的人知道,又到了一年一度挖野菜的季節。現在才4月初,我市已不難見挖野菜的身影,前幾天,記者看到某居民樓一家人在樓下攤著一大包野菜,認真分揀,不免為他們捏把汗,可得專業點,否則……
大連地區野菜資源豐富,種類多、數量大。本地居民經常食用的野菜種類有薺菜、苦菜、苦苣菜、小根蒜、銀柴胡(山麻楂)、蒲公英(婆婆丁)、蕨菜、曲麻菜(苣荬菜)、馬齒莧等。不少常年吃野菜的人都經驗豐富,久經考驗。不過,我市各大醫院幾乎每年都會在春季接收一些野菜中毒患者,比如我市曾收治過將曼陀羅誤當成秋葵,把毒芹當水芹誤食中毒的患者。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野菜可以吃,但要當心。
專家表示,很多人對野菜情有獨鐘是有原因的:野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膳食纖維、植物化學物等營養素,是天然優質的蔬菜資源。野菜大多在自然環境中生長,口感鮮嫩,在我們日常飲食起到了很好的調節作用。挖野菜較為理想的地點是周圍無污染源、地勢平緩的山林、山坡,或者未受農藥、化肥污染的農家菜園和耕地附近。提醒市民,生長在污染水源、化工廠、公路附近的野菜容易遭受重金屬和汽車尾氣等有害物質的污染;生長在公園和城市公共綠地等地方的野菜可能受農藥、化肥的污染。以上這些地方的野菜都不應采摘。
我市往年因誤采誤食有毒野菜而中毒的案例不在少數,中毒原因主要是有毒野菜外形與無毒野菜相似,不易辨認,如毒芹和水芹、“鹿蓮”“和“山糜子”;中毒的另一原因是加工處理不當,如新鮮黃花菜未經處理直接進食導致中毒,或者受到農藥污染的野菜在食用前未經清水充分浸泡和沖洗導致的急性中毒等。
專家建議
野菜進食前先清水浸泡2小時左右,再進行清洗,可以去除空氣浮塵、泥土雜物,以及水溶性的有機污染物等;一些野菜因含單寧、草酸、生物堿等物質,需要在沸水中焯一下,從而降低有毒物質和抗營養物質含量,并可改善口感;大多數野菜性寒,胃腸道功能虛弱人群、孕婦、老年人群應謹慎食用;不要吃不熟悉、來源不明和受到污染的野菜。
野菜中毒多數發病時間短,可出現眩暈、嘔吐、口唇麻木、渾身無力、呼吸急促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昏迷、呼吸困難等。一旦進食野菜后出現中毒癥狀,應迅速使用催吐法,除去未吸收的中毒物質,并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對癥治療。出現多人中毒時應盡量攜帶可疑食物就診,以便醫院和相關部門開展治療和流行病學調查。
(記者 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