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坊路幼兒園湮沒于樓群林立的社區,一個絕不顯眼的門牌,一處相對逼仄的空間,在外界看來,北京宣武區虎坊路幼兒園的一切都顯得那么平常。也正是在這看似 平常的辦園環境下,虎坊路幼兒園的教職員工們卻創下了令社會和業內人士贊嘆的業績:幼兒素質全面、健康發展,辦園質量全區,家長及社會有口皆碑,在全 區率先成為一級一類幼兒園。
虎坊路幼兒園的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鑄新教會學校幼兒班,1949年北平解放后改為私立鑄新二小,1952年北京市宣武區虎坊路幼兒園被 宣武區政府接管,1968年遷入現址,更名為虎坊路幼兒園。幼兒園自1965年起即承擔了北京師范大學組織的單科教學實驗、幼兒創造性游戲實驗,成為宣武 區幼教系統實施一日生活管理的試點;1983年,該園《加強伙食管理,提高膳食質量》的經驗報告在全國21省市幼兒園教育綱要經驗交流大會上進行交 流;80年代以來連續多次被評為北京市文明單位、少兒工作先進集體;素質教育結出豐碩果實。幼兒園培養出的畢業生已涌現出不少英才;辦園環境得到了很大改 善,現全園收托幼兒近700名,生活活動用房和各項設施配套齊全,幼兒園各項工作正向現代化的目標邁進。
面對歷史的光榮,園領導一班人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現實的挑戰,促使她們進行深刻的思索:適齡兒童的減少,社會要求的提高,市場經濟的沖擊,業內競爭的 壓力……如何在繼承傳統和再圖發展上選擇佳契合點,園領導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用:“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的教育理念管理幼兒園各 項工作,充分發揮傳統優勢,探索新的發展思路,促進幼兒園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強化服務意識。首先加強師德教育,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從禮儀、日常行為規范等細微入手,全面強化教師素質;其次改善和豐富服務手段,強化服務意識,開園時間適當提前,推遲閉園時間,節假日照常開園,讓家長放心、社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