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利州區南鷹小學占地10000余平米,始建于四十年代,坐落于利州區鄭州路281號,是一所具有優良辦學傳統、濃郁現代氣息和鮮明辦學特色的廣元名校。
學校環境優美,布局科學緊驟,教學設施先進,文化底蘊深厚。擁有的實驗室、形體室、計算機網絡教室、圖書閱覽室、學術交流中心、演藝中心和8間多媒體網絡教室、4間音樂室、3間美術室、21間寬帶網絡電腦辦公室;建有60余米的藝術長廊、400余米的名人名言走廊和近1000平米的綠化墻。學校現有3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200余人,教職工103人,專任教師94人,其中省級特級教師1人,市級科技拔尖人才1人,省市骨干教師、教壇新秀、名教師38人。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大專以上學歷占90%。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業務精良,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造學校特色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多年來,學校先后在李興發、馬榮春、張克芬和李毅等幾任校長的帶領下,傳承了“打磨細節、務實開拓、敢為人先”的南鷹精神,沉淀了“為師生的終身發展與幸福雙贏而奮斗”的辦學理念。以師生的雙贏發展為核心,以科研課改為依托,以校本研修為平臺,優化課堂教學,深化素質教育,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塑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
近五年,承研課題《課堂開放策略研究》先后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三等獎、廣元市教學成果一等獎,自主開發課題《在學習方式的整合中培養小學生良好學習品質實驗研究》,被立項為四川省重點課題和廣元市課改項目。其間,教師共撰寫教育教學研究論文800余篇,在國家、省、市刊物上發表或獲獎200余篇;先后受國家、省、市、區表彰200余人次;參加各級優質課競賽,獲省級一、二等獎6人、市級一等獎20人、市級二等獎48人次,縣區級一、二等獎60余人次;承擔市、區級學術講座、教學示范和送教下鄉80余人次。學校近三年連續榮獲利州區教育質量考核一等獎和辦學水平評估一等獎。起到了良好的輻射作用。
學校堅持以藝術和科技教育為突破口,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發展。近五年,學生在各類競賽活動中獲獎勵200人次,省級獎勵310人次,市級獎勵700余人次,先后代表我市參加四川省小學生科技大賽、少兒足球賽、少兒英語風采大賽、少兒健美操大賽等,均獲一、二等獎。學校也先后獲得“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雛鷹獎章”、“四川省教師職業技能示范學校”、“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家長學校”、“廣元市文明單位”、“廣元市名學校”、“廣元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廣元市校風示范學校”、“廣元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廣元市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廣元市實驗教學示范學校”、“廣元市師德建設示范學校”等殊榮。
隨著教育發展的日新月異,我們將再接再厲,與兄弟學校攜手共進,以優質服務和高質量的教育教學為辦學生命線,深厚學校文化內涵,為師生的終身發展與幸福雙贏而不懈努力。
12月17日,一個滿是霜凍的日子,在利州區南鷹小學帳篷辦公室里,老師們正圍著趙曉春老師的課發表著自己的見解。“每天圍繞著學生在板房里打轉轉,看似枯燥無味,期間趣味無窮,老師們似乎永遠有用不完的激情。”學校校長李毅深情地說。
地震來襲,心中只有學生的安危
“鎮靜!鎮靜!不要離開,躲到桌子下邊去。”5月12日特大地震發生了。沒有人慌張,老師們心里想著的只有學生的安危。一(6)班班主任朱秀蘭在帶領學生下樓時不慎跌倒,腳踝骨受傷,不能站立,卻執意等到送走后一個學生。聶紅梅、梁元升等許多老師的孩子在其他學校就讀,因通信中斷,孩子們杳無音信。老師們雖然焦急萬分,卻一直堅守崗位,頂著烈日,守護本班學生,直到送走后一個學生,才回家探望。李紅平老師父母年近七十,且體弱多病,小孩才2歲多,當地震發生時,他卻顧不上在家午休的父母和在上幼兒園的小孩,堅持將所有的學生送走后才回家,而這時已是晚上7點鐘了。100名教師用大無畏的精神,穩定了人心,確保了全校3000余名學生順利撤離學校,沒有一人傷亡。
抗震救災,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
“一個人充當幾個角色,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每到一個新的工作崗位,立即就開展工作。”災后,南鷹小學的教師主動加入社區、工廠,當調解員、廣播員、“記者”、社會治安巡邏員……教師每到一處就扎根一處,用教師的親和力去凝聚人心。“老將出馬,一個抵倆,只要樊主席出馬,就一定能擺平。”南鷹社區干部談起學校工會主席樊金元時,贊不絕口。
在配合社區的同時,南鷹小學積極開展抗災自救,從危樓里搶運出書包并發給學生,把課桌凳、飲水機等搬運到安全地段,拆除危樓上懸掛物,避免發生二次受災,搭建活動板房,為早日復課作準備,開展送教上門、定點輔導、短信指導、印發復習提綱等,組織學生自學;慰問遼寧省消防部隊救災官兵;積極為重災區捐款捐物等,南鷹小學一天也沒停歇。
災后復課,堅強哺育希望
“沒有辦公室,我們給教師在自己班級旁邊搭了臨時帳篷,盡管帳篷溫度高、潮氣重,老師沒有一個請假。更讓人感動的是,我們有的老師上3個班的主課,有8個老師在剛開學的頭一個月里擔任了兩個班的班主任,他們沒一人抱怨自己的個人得失。”在談到自己的教師隊伍時,學校校長李毅有些動情。
受教師調動、退休和生源增多多重影響,在開學的個月里,南鷹小學有9個班級缺教師上課,關鍵時刻,老師們勇挑重擔,沒有讓一個班級落下。趙麗華老師身體虛弱,又在板房教室里上課,每天靠藥物支撐著走上講臺,但她從未提出過請假;樊英老師擔任一年級和三年級兩個班級的班主任,早出晚歸成為她完成教學任務的法寶;一段時間,四年級沒有教室,學校搭起了臨時帳篷,供學生學習,每逢下雨,帳篷就開始漏雨,老師們把課桌凳一張張搬到干處,雨停了再搬回原地繼續上課,老師們開導學生說:勞逸結合,就如同老舍先生種花一樣。日復一日,學生們在搬運課桌中學會了樂觀、堅強……
用燃燒的激情,在遭受重創的土地上依然燦爛——南鷹小學老師以陀螺自喻,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地震過后,南鷹小學獲得了四川省少兒體操大賽一段和三段兩個一等獎,13名教師在省上科研研討中獲獎,展現出一個抗震救災團隊百折不撓、勇于進取的精神。
6月24日下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紅軍小學建設工程辦公室、共青團廣元市委在利州區南鷹小學聯合舉行“廣元市南鷹抗震紅軍希望小學”立項授旗儀式。廣元市委書記羅強會見了紅軍小學建設工程辦公室主任高強一行,并與高強合影留念,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黃正富同志參加了會見。
中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副理事長、常務副秘書長、紅軍小學建設工程辦公室主任高強同志,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常務理事、總裝備部西南辦事處主任孫榮生同志,中國企業評價協會主任陶駿喬同志出席了儀式。
利州區南鷹小學是全市的一所重點名校,在“5·12”地震中受到較重損失,經過多方努力,紅軍小學建設工程辦公室將該校確定為“5·12”地震災區所紅軍希望小學。紅軍希望小學建設是紅軍后代、老一輩革命家親屬支持為革命老區教育事業而開展的愛心捐贈活動。
通過“抗震紅軍希望小學”的建立,將進一步增強廣大青少年學生革命傳統意識,弘揚紅軍精神,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延安兒女合唱團與南鷹小學學生一起唱紅星歌
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彭佩云與南鷹小學學生張千雪在晚會現場合影留念
南鷹小學學生在星光大道走臺
來源:廣元新聞網
受市委邀請郝寶智、方強一行6月15日來到廣元,就“激情廣場大家唱”表演場地、廣元本地參加表演人員進行定奪。郝寶智一行先后到利州廣場、廣元外國語學校選擇演出場地,暫定廣元外國語學校
郝寶智一行又來到南鷹紅軍小學,觀看了學生表演的《紅星歌》等7個節目,選定了《紅星歌》、《共產兒童團團歌》、《英雄少年》、《藏家兒女愛祖國》4個節目參加“激情廣場大家唱”表演。據悉,該校于6月6日、6月7日參加了**電視臺《星光大道》“紅軍小學”紅歌專場表演,8月6日“激情廣場大家唱”將是廣元南鷹小學學生第二次上**電視臺。
?據方強介紹,8月6日“激情廣場大家唱”,將聚集來自全國50所紅軍小學的學生來廣參加演出,用歌舞向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