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師范學院前身之一的樂山師范高等??茖W校和樂山教育學院系出同源,學校前身為創建于1978年的樂山教育學院(時為樂山地區師范學校、樂山高級中學、樂山地區教育行政干部學校合并組建),1980年改為樂山教師進修學院和樂山高師班;1982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樂山高師班升格為樂山師范專科學校,教師進修學院更名為樂山教育學院,1993年樂山師范專科學校更名為樂山師范高等??茖W校。
2000年3月21日,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樂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樂山教育學院合并組建為樂山師范學院。
人才培養
學校遵循“教學立校、科研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思路,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主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走教育創新之路;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實現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質全面、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型人才,為基礎教育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師資力量
師資特色
現有教職工近1400余人,專任教師969人,正高職稱188人,副高職稱272人,博士、碩士583人,在讀博士6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6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9人,常年聘有外籍教師近10名。學校有數十名教師在武漢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四川音樂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大學、重慶師范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西南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華師范大學擔任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
博士比例54%。高職稱比例60%。教職工6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有博士2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1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2名,四川省教學名師1人,樂山市十大杰出青年1人,樂山市拔尖人才2名,此外還從武漢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聘請客座教授6名。
知名學者
熊俊如教授
研究生導師,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致力于有機合成和其它應用開發研究,先后主持了四川省教育廳重點科研課題1項,樂山市重點科研課題1項,樂山師范學院重點科研課題3項??蒲猩先〉昧溯^為豐碩的成果,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SCI》收錄10余篇。獲樂山市科研成果獎一項,樂山師范學院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各一項。四川省級精品課程“有機化學”負責人。
張元勤教授:學校副校長,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員,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師,四川省高校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化學學科組成員,校學術帶頭人,四川省教學名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級教學團隊“物理化學”教學團隊負責人,省級精品課程“物理化學實驗”負責人。主持或主研國家自然基金、四川省科技廳等重大項目10余項目。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76篇,SCI收錄22篇,EI收錄8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主編教材2部,開發了5項實用技術,共獲得省級科研成果獎4次,院級科研成果獎6次。
向清祥教授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員,樂山市拔尖人才,碩士研究生導師。曾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四川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三等獎、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樂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樂山師范學院科研成果一等獎等。先后被四川省委組織部、四川省教委、樂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第六屆普通高校十佳青年教師提名獎”、“四川省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指導教師”、“樂山市首屆十大杰出青年”、“樂山市青年教師”;發表學術論文74篇,被SCI收錄25篇。
李仲芳教授:甘肅農業大學和四川師范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峨眉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研究所”重點實驗室主任。精品課程“植物生理學”負責人。主持多項省市科研和教研項目,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甘肅省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獲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地市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5項。發表專業論文43篇,出版著作1部。
楊瑤君教授
樂山市勞動模范,樂山市拔尖人才。在長足大竹象的化學和生態防治及預測預報上提出獨特理論和特有的技術,研究水平處于全國。主持四川省科技廳等省市重點科研項目6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在國家一級刊物《遺傳學報》等重要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2010年9月18日,**電視臺第7套《聚焦三農》欄目對此研究成果作了專題報道。指導的學生作品“長江上游竹林主要害蟲危害動態及其預測模型研究”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四川省一等獎、全國三等獎。研究成果在樂山推廣15萬畝,可為樂山累計增收6億千克竹材產量,節省木材240萬立方米,為竹農增收3億元以上。
唐典勇博士
畢業于四川大學化學學院綠色化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綠色化學、物理化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在國內外各種SCI和核心期刊發表了論文30余篇,并全部被SCI收錄。美國化學會雜志J.Am.Chem.Soc.雜志審稿人。主持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廳和四川省教育廳等項目多項。指導學生科研論文被SCI收錄。
文隴英博士
副教授,主要從事分布于中國的雞形目雉科鳥類的分類、進化及生態研究。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中國高山鶉類的比較系統地理學研究”,“血雉的系統發生”。2011年應英國鳥類學會邀請參加在萊斯特大學舉辦的“鳥類遷徙會議”并做報告。發表論文20余篇,被SCI收錄6篇。
唐瓊博士
副教授,畢業于四川大學,并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做博士論文,研究方向為水污染控制。主持四川省教育廳等省市項目8項;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4篇,其中核心11篇,SCI收錄3篇,EI收錄1篇。
辦學榮譽
學校連續四屆榮獲全國普通高校教學成果獎,獲國家級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0項。2001年以來,學校先后5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授予“全國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學?!?。被團**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先進單位”,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被教育部授予“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學校”等光榮稱號。2004年,我校學生榮獲全國數學建模比賽一等獎。2005年舞蹈《雪域飛歌》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并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匯報演出。2009年3月27日晚,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俄語年”開幕式文藝演出上,樂山師范學院學生表演的彝族舞蹈《陽光·索瑪》作為中方首個登場節目,拉開了中國大學生表演的序幕。這是該校繼2005年舞蹈《雪域飛歌》之后,第二次走進人民大會堂演出。在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樂山師范學院《幸福山寨》舞蹈獲得舞蹈普通組70個展演節目的**名,并將參加閉幕式演出。2012年5月2日晚,《幸福山寨》在**電視臺一號演播廳再次進行彩排并順利通過了審查,終于5月4日晚在央視一套和央視三套上演。2006年,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評估,成為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個取得良好等級的學校。學校先后向社會輸送了3萬多名合格人才,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02年以來,先后有數百名學生考上研究生,2003—2007年學校連續五年被四川省教育廳評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先進集體”。
院系設置
學校下設14個教學院(系),以及漢語言文學、英語、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等40個本科專業,涉及文、理、工、教、管、法等6大學科門類?,F有22門四川省精品課程,7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2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質量工程”改革項目20個。學校漢語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化學、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含哲學)、工商管理、體育等7個學科已取得副教授評議權。擁有2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旅游發展研究中心、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設有世界遺產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社區發展研究中心、樂山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峨眉武術文化研究所等6個校級研究機構,學校辦有《樂山師院報》《樂山師范學院學報》、《郭沫若學刊》與《基礎教育論壇》等學術刊物。已獲省、部、市級科研獎勵150余項,在郭沫若研究、蘇軾研究、旅游研究、世界遺產保護、仿酶催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較為突出的研究特色,在竹蟓蟲防治、詳細中藥材種植新技術等應用技術推廣開發方面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四川旅游發展研究中心
中心名稱:全稱“四川省社科聯·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旅游發展研究中心”,簡稱“四川旅游發展研究中心”。
發展沿革:四川旅游發展研究中心前身為1985年由原樂山師專與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環境研究所聯合成立的樂山師專(樂山師院)旅游研究所(四川乃至全國早的旅游科學研究機構之一),2002年經四川省教育廳批準,成立全省**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樂山師范學院旅游發展研究中心。2006年以A級()標準通過四川省教育廳評估驗收,更名為四川旅游發展研究中心。2007年,通過四川省社科聯和教育廳聯合評審,確定為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5年獲四川省咨詢業協會甲級咨詢資質。2012年12月獲四川省旅游局丙級旅游規劃資質。2013年確定為四川省旅游局首批科研重點基地——遺產旅游研究基地。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是由四川省社科聯、四川省教育廳、樂山師范學院共建的科研實體,它集郭沫若學術研究和文化開發為一體。中心現有專職人員6人,校內兼職研究人員2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講師7人,有博士學位3人、在讀博士3人、碩士學位15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4人。迄今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國家課題子課題2項、省級課題30余項、地方委托項目6項,出版專著近20部,發表論文200余篇。中心與樂山師范學院圖書館合作建立了郭沫若研究特色數據庫,與國內外唯一公開發行的專業學術刊物《郭沫若學刊》(四川省郭沫若研究學會主辦)合署辦公。
現代農業發展研究中心
(以下簡稱“中心”)是樂山師范學院和峨眉山市政府共建共管的實體性的研究單位。中心隸屬于樂山師范學院,面向學科前沿領域,積極投身經濟改革與發展實踐,致力于樂山(特別是峨眉山市)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科技研發推廣、電子交易商務平臺服務、課題發布管理、人才培訓和政策宣傳及咨詢等,爭取成為區域內,在西部地區享有聲譽,“產、學、研”一體化,具有自我發展能力的研究中心。
峨眉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所
峨眉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研究所是整合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全院在動植物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方面的核心力量而成立的校級重點實驗室,是我校為適應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對生物資源的需求,在深入分析我校定位和長遠科技目標基礎上,對學科布局作出的重要調整。
黨委書記:羅大玉主持校黨委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黨委組織部。
院長:羅大玉主持校行政工作,分管院長辦公室、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財務處。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校工會主席:楊勝寬分管黨委宣傳統戰部、校工會,紀委辦(監察處、審計處),協管黨委組織部、任黨校常務副校長(兼),主持紀委工作。
副院長:謝相勛分管繼續教育處(自考辦)、職業技術學院、離退休工作處、校友總會辦公室。
副院長:羅國榮分管圖書館、學報編輯部、檔案館。
副院長:任學鋒分管國有資產管理處、基本建設處、后勤集團。
副院長:張元勤分管人事處、教育信息技術中心。
黨委副書記:陳立志分管學生工作部(學生處)、校團委、武裝保衛部(保衛處)。
副院長:陳曉春分管教務處(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任樂山師范學院培訓中心主任(兼)。
副院長:杜學元分管科研處、學科建設處。
李佳四川省資陽市委書記、資陽軍分區黨委**書記
羅建安樂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羅佳明樂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黎兵四川省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兼省級機關國有資產管理中心主任
謝立新深圳市新視聽廣告有限公司、世紀辰祥(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鄧剛四川大學教授
楊緒容上海大學教授
陳曉春樂山師范學院副院長、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
徐杉樂山市民間藝術研究院院長
李仲輝四川教育學院化學系有機化學教授、系主任
羅金福四川眉山一中校長
商碧輝四川省綿陽水利電力學校黨委書記、校長
陳三五廈門市藝恩慶典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
雷慶瑤“斷臂天使”四川博愛感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子軒樂山迪美環??萍加邢薰究偨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