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四中初建在今道林鎮石家灣(今大屯營),校名為第三高級小學,因地處靳江河之濱,后來稱之為靳江學校。1935年遷址花明樓,后因戰亂幾經遷移,1945年抗戰勝利后回遷花明樓至今。
寧鄉四中是一所老校,也是一所名校。初的校址就是湘軍名將周達武的私宅,有“寧鄉大屋石家灣,三排九棟一百間”之稱,其非凡氣勢也預示著四中的強勁發展勢頭。四中也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辛亥元老周震鱗曾任靳江中學董事會董事長,國文大師“娃娃教授”魯實先、教育名家朱劍凡、周世釗、周忠著、成沛民等曾在這里親執教鞭,培桃育李。原中宣部副部長龔育之、世界著名美學家李澤厚、原湖南大學校長成文山、湖南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楊章林、現任湖南省委政法委副書記鐘興祥、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周祖德,北京化學工程學院院長張澤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將軍肖金友等一批名人名家曾在此求學……
改革開放后,四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學校現占地面積130余畝,建筑面積近7萬平方米。有5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500余人,僅今年,高一新生招收達1100人。教師191人,其中代課教師1人。學校于2004年成功晉升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學校還是“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南省模范職工之家”、“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寧鄉四中的校園精巧而典雅。科研教學區、師生住宿區、生活區、運動區規范、整齊、有序;假山噴泉、亭臺樓榭、古樹名木、奇花異卉,更為學校增添美色,校園成了實實在在的花園、樂園;靳園、英才園、英語林、健身林既是教育教學、師生交流的絕好佳境,也是師生健身、休憩的上好佳所。近三年來學校累計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對舊校區進行重新規劃和布局,更新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全新的52套先進多媒體設備、的校園網絡設施和校園智能廣播系統,高配置的學生計算機室、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圖書室,標準的四百米田徑場、功能齊全的體育館等硬件設施均達到了省級重點中學一類標準。
走進四中校園,一所充滿現代氣息和以潔、綠、亮、美為特征的省級園林式學校呈現于人們面前,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學校始終堅持德育的首要地位,堅持走德育科研之路,被**教育科學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授予“全國‘十五’規劃國家德育課題實驗學校”。學校以弘揚少奇精神和宣傳少奇思想為德育工作的主線,注重學生自治能力的培養和習慣養成的教育,文明、守紀、尊師、愛友成為全體學生共同的追求。
學校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力推進教學科研。國家級子課題《計算機適時測量技術輔助物理教學》正進入全面實驗階段,科研強校理念正深入全體教師心中。教學質量一年一個新臺階,被上級領導譽為湖南省“農村中學的窗口學校”、“農村中學的佼佼者”。
寧鄉四中正朝著“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目標邁進,四中的明天將更加輝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