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因上海法律專科學校(與上海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兩校一體)加入上海大學,成立上海大學法學院,文學院法律系(復旦大學分校法律系)改稱為文學院涉外經濟法系。1998年10月,原文學院涉外經濟法系與原知識產權學院進一步合并成為新知識產權學院。
舉辦國際研討會
“上海工業大學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建立于1988年。1991年,該中心與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學院、上海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社會科學法學所等單位的相應機構共同組建了“上??萍挤陕摵涎芯克?,方明倫常務副校長兼任該所所長,該所本部設在上海工業大學。1994年5月,上海工業大學、上??萍即髮W、上海大學和上??萍几叩葘?茖W校合并組建新上海大學。1994年9月,在上海科技法律聯合研究所基礎上,由錢偉長校長親自倡導與聯系,香港星光傳呼集團董事長黃金富先生當年首期各捐贈200萬元人民幣,合同約定十年內今后每年再各捐資100萬元人民幣(共計1200萬),在北京大學和上海大學各建立一所知識產權學院;這是國內早建立的兩所知識產權學院,方明倫常務副校長親力親為,指揮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的建立與建設工程,并兼任知識產權學院院長。1998年10月,文學院涉外經濟法系并入知識產權學院。
2004年,上海市政府在2004第55號批復中同意在上海大學法學院的基礎上建立上海政法學院,同時撤銷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和上海大學法學院建制。
后上海大學在原知識產權學院的基礎上,組建了目前的上海大學法學院。辦學地點在寶山區上大路99號上海大學本部B樓。
學院介紹
上海大學法學院是一所培養法律人才的學院,設有知識產權學院、民商法、國際法與經濟法、刑法、憲法行政法、法理法史5個教研室、5個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學法學研究所、上海大學知識產權研究所。
學院擁有法學本科專業,一級法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包括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調解與仲裁、知識產權等11個二級法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和1個著名法學家--沈四寶院長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知識產權方向管理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多年來,學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特別是在民商法、知識產權、金融法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具有突出的整體優勢,特色鮮明。知識產權學科曾是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現為上海市教委的教育高地項目之一。學院師資力量雄厚,院長沈四寶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法學家。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多名,20多名教師獲得博士學位或在國外有留學經歷。當前正在創特色、入主流、走國際化辦學的道路。
辦學特色
學院以學生為本,全面推行教育教學改革,創造有利于學生早日成才的學習環境,學生修滿專業所需學分即可提前畢業。學院廣泛運用案例教學、模擬法庭和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并取得顯著成果。學院每年選拔學生總數10%的畢業生免試直升研究生,攻讀碩士學位。
學院與上海市多個法院、檢察院和著名律師事務所有長期良好合作關系,并建立了一批學生實習基地,為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創造了條件。法學院學生多次在校市組織的各種演講、辯論和知識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學院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的部分大學的法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不定期地邀請國內外學者進行講學和合作研究,每年選派一定比例的畢業生去國外著名法學院交流學習(其中部分有資助)。
上海大學法學院培養的學生在上海司法界具有良好的口碑,滬上許多著名的法官、檢察官和律師都出自本學院。2007年上海市評選的十大東方大律師中,有四人是法學院的校友。
專業介紹
法學專業本科生培養目標
學院按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的教學理念,培養有理想、有道德、勇于進取、善于創新、掌握法學理論和思維方法,熟悉國際和中國法律,能夠從事各類法律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有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民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知識產權法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流向
法院、檢察院、海關、工商局、稅務局、司法局、邊檢局等政府機關,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跨國公司、高新技術企業、大中型企業、律師事務所、專利和商標事務所或其他從事法律服務和管理的中介機構等
法學院根據上海大學的總體定位和整體戰略目標,根據上海市和長江三角洲在新世紀的經濟社會文化發上海大學校本部
展規劃,根據學院的現狀和可能發展條件,經多次研究討論,提出以下發展目標:服務上海、面向全國,以民商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知識產權管理于法律為學科重點發展方向,以學科建設為主導,以研究生教育為中心,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著力打造好在“上大法學大講堂”、《上大法學文庫》、《上大法律評論》三個學術平臺。2010年前完成學院由教學研究型向研究教學型的轉化,再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躋身于國際知名法學院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