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學院始建于1980年,前身為計算機技術與自動化學院計算機系,為配合天津市大學軟件學院建設,于2009年4月成立。學院現有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兩個二級碩士點以及一個計算機技術工程碩士領域。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天津市“十五”、“十一五”綜合投資重點學科。學院現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和網絡工程三個本科專業。目前學院教職工總數62人,其中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博導2人,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博士7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占75%以上。在讀學生2083人,其中研究生人76人,本科生1476人,高職生531人。學院現有計算機與網絡實驗中心、計算機網絡與安全實驗室、計算機應用實驗室、計算機應用算法研究實驗室、紡織信息化技術實驗室等6個專業實驗室,經多年努力,學院已形成自己的學科特色。以紡織復合材料測試為主體的圖形圖像處理技術、以紡織復合材料為對象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系統開發、虛擬現實等在天津市乃至全國都有較高的聲譽。近5年來,學院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為配合天津市大學軟件學院建設,于2009年4月成立。
學院現有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兩個二級碩士點以及一個計算機技術工程碩士領域。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天津市“十五”、“十一五”綜合投資重點學科。學院現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和網絡工程三個本科專業。
目前學院教職工總數62人,其中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博導2人,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博士7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占75%以上。在讀學生2083人,其中研究生人76人,本科生1476人,高職生531人。
學院現有計算機與網絡實驗中心、計算機網絡與安全實驗室、計算機應用實驗室、計算機應用算法研究實驗室、紡織信息化技術實驗室等6個專業實驗室,經多年努力,學院已形成自己的學科特色。以紡織復合材料測試為主體的圖形圖像處理技術、以紡織復合材料為對象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系統開發、虛擬現實等在天津市乃至全國都有較高的聲譽。近5年來,學院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
2009年開始實行按大類統一招生,學生全部進入“天津市大學軟件學院”。作為天津市一個開放性、國際化的軟件培養基地,大學軟件學院將以國際國內軟件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為導向,整合國內外優質的教學資源、以新成果、新課程和新項目為主要內容開展教學工作。采取“3+1”培養模式,一年級后,學生可根據學習情況和社會需求自主選擇專業方向;四年級學生進入軟件企業“零距離”實訓。實訓中,以服務濱海新區為宗旨,借鑒先進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企業急需的高級架構師、IC設計、動漫設計師等高級人才;核心培養軟件開發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和動漫制作工程師等中級人才。實訓環節考核的學生可直接就業。已有南開創元、因特瑞斯、普迅電力、軟通動力,長城培訓等公司為學生分別提供各具特色的技術培訓方向,供學生選擇。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工業化、信息化的主干學科,我院三個專業因其應用領域廣泛、社會需求量大而具有良好的就業形勢,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就業領域涉及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工礦企業、金融、電力、通信、稅務、鐵道、民航、海關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