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綿延千里的陰山山脈,橫亙在內蒙古自治區的中西部,它的南北草原廣闊,氣候條件宜人,是一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我國北方許多游牧民族,諸如:北狄、匈奴、鮮卑、突厥、回鶻(紇)、敕勒、黨項、契丹、鬼方、山戎、蒙古等都有相繼在這里生活過,并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近年來,在陰山山脈西段狼山地區。發現了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燦爛古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巖畫。巖畫,顧名思義就是雕鑿或繪畫在巖石上的圖像。它以古樸、粗獷、凝煉的畫風和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普遍關注。陰山巖畫關于陰山巖畫,早在公元5世紀就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發現,并把它寫進了《水經注》里:“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盡若虎馬之狀,粲然成著,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內蒙古考古工作者就是按照《水經注》提供的線索,在西起阿拉善左旗,中經磴口縣、潮格旗,東至烏拉特中后旗的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寬約40-70公里的陰山狼山地區發現了近萬幅的巖畫,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年代之悠久,令人嘆為觀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