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縣中學創建于1923年,是江蘇省首批重點中學,八十年滄桑巨變,八十年春華秋實,八十年春風化雨,八十年桃李芬芳。學校先后獲得過“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省“模范中學”,省“文明單位”,省“德育先進學校”,省“貫徹《兩個條例》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目前,正緊緊圍繞“學校全面有特色、教學嚴謹有特點、管理規范有特效、學生合格有特這一辦學思路,積極創辦國家級示范性高中。
一九二三年
秋,睢寧縣立初級中學建立,校址在昭義書院,招收初一新生一個班,首任校長苗啟平。一九二六年學校中共黨支部成立,有黨員20多人。一九二八年冬,中共睢寧縣委在該校建立,縣委書記朱秋白。學生黨支部成立,支部書記葉連蔚。一九二九年學校師生到縣城各地大搞破除迷信活動。一九三0年八月一日,在中共睢寧東南區委領導下,學校師生四十多人在縣城內游行示威。高呼“建立蘇維埃政權”、“反壓迫”、“爭自由”等口號。城鄉為之震動。一九三四年由進步教師陳亞峰主辦刊物《睢潮》。只辦兩期被迫停刊。三月,孫中山先生病逝,李季華,陳亞峰等進步教師組織的睢寧中學師生為主體的數千人追悼大會,宣講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動和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會后不久,就有許多青年赴廣東,參加黃埔軍校學習。校更名為“睢寧縣中師校”,佟菊圃任校長。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先生為學校題為校訓《敬業樂群》一九三八年睢城淪陷,學校更名為“睢寧縣立中學”,校長徐懷,學校隨流亡,縣政府遷往新安。一九四0年學校遷往小朱營,校長姚志遠。一九四三年學校遷往安徽省靈璧縣高樓,校長周介人。一九四四年學校遷往卓圩,校長王協甫。一九四五年七月,睢城**次解放。我黨將原創建的邳、睢、銅、靈聯合中學同汪為辦的睢寧中學合并,命名為“蘇皖邊區第七行政區**中學”簡稱淮北一中。中學部在昭義學院、師范部在學。校長劉瑞林,書記沈湘汀,中學部主任高維真、師范部主任悟真。教職工39人,學生500人。學構以陜北公學形式,邊學習邊工作、邊戰斗。一九四六年七月,蔣介石挑起全面內戰,淮北一中隨軍北撤,途中數十名同學參軍,有的在戰斗中光榮犧牲。十月入山東,奉命與建設大學附中合并。秋,隨流亡縣政府西遷的睢寧中學遷回睢寧縣城昭義書院,校長顧心化。一九四八年王協甫任校長。十一月六日,睢寧縣全境解放,由戴樹璜同志負責接管睢寧縣中學、睢寧縣私立北陵中學,睢寧縣私立曉星中學在縣城王氏祠堂成立“淮北專區睢寧縣聯合中學”,校長劉建中(副縣長兼)設“民主”、“團結”、“勝利”、“奮斗”、“和平”、“建設”,六個班,每班40余人。一九四九年春,“淮北專區睢寧縣聯合中學”奉命改名為“蘇北淮陰區立睢寧中學”擴至10個班,學生475人。劉建中同志因支援大軍南下,離任。縣長劉昭誠同志兼任校長。學校開始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首任團委書記余建民。秋,“蘇北淮陽區立睢寧中學”奉命改為“睢寧縣初級中學”。一九五0年九月十二日,蘇北行署派吳鳴玉同志為睢寧縣初級中學校長,免去縣長劉昭誠兼校長的職務。黨**發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號召。該校數十名同學報名入伍,赴朝參戰,革命行動震動了城鄉。一九五一年八月,桑淑尊任命為“睢寧縣初級中學”校長。一九五二年三月,全校教職工積極參加“三反運動”。三月十八日,**人民政府頒發《中學暫行規程(草案)》,學校立即執行。八月,全體教師去揚州蘇北行署教育處舉辦的“思想改造”學習。一九五三年四月十九日,江蘇省政府決定睢寧縣由淮陰專區移交徐州專區管轄。全體教師到徐州參加思想改造學習。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七日,車隴海大廟車立間火車軋死我校學生六人的重大事故。睢寧縣初級中學應屆畢業生花純清、陳儒克、吳宗川、張紹九、宋德朋、盧修功等六人于八月十七日赴徐州報考西安地質學校,考試后沿隴海路徒步回家,至大廟車站,已疲勞至極,以為夜間無車,即臥軌熟睡,適值2237次貨車行至該地,剎車不及,六生均被軋死。一九五五年一月,卜琴書調任睢中校長。五月十三日,睢中向全體師生公布教育部頒發的《中學生守則》。十一月十日,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批準“睢寧縣初級中學”改名為“睢寧縣中學”。一九五六年體育課推行“勞衛制”。睢中選出卓士蔚、仝石安二同志出席省教師代表會。一九五七年徐州地委書記胡宏來校視察。反右派斗爭嚴重擴大化,睢中有七名教師被打成右派分子。一九五八年學蔣遵照**大躍進的精神,開展大煉油鋼鐵、大辦工廠等運動。提妯“人煉鋼鐵、鋼鐵煉人”、“曬黑了皮膚曬紅了心”等口號,學校正常秩序受到破壞。一九五九年王國安調任睢中校長。一九六0年十月十七日起,學校開展文教系統的三反運動。一九六一年 遵照上級指示,九月一日起,初中學生口糧一律由農村供應。一九六二年江蘇省副省長吳貽芳來睢中視察。一九六三年三月,學校掀起學雷鋒熱潮。劉修金同志調任睢中校長。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七日,縣人委會研究決定在睢中設畜牧專業一個班。九月一日,該班如期開學。一九六五年十月十八日,全校師生掀起學習“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王杰的熱潮。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持續十年,學校遭受全面破壞。一九六七年學校造反派參與社會活動,形成了“踢派”和“支派”兩大對立組織矛盾尖銳、斗爭激烈。一九六八年學校圖書館四萬多冊古今中外圖書被造成反派洗劫一空。一九六九年十月,睢寧中學革命委員會成立,劉安勝任主任。十一月,進行大規模地“清理階級隊伍”,許多教師慘遭長時期的批斗。一九七0年學校開展清查“516反革命集團”不少被清查者“受到殘酷折磨。一九七一年學校開展批林整風運動。苗詩樂同志調到睢中任副校長,主持工作。一九七二年學校開展“評法批儒“運動。一九七三年九月下旬,掀起學習“白卷英雄”、“反潮流闖將”張鐵生的事跡,批判“智商**”思想,教師疑慮重重。一九七四年學校開展學黃帥,大批“師道尊嚴“運動,學校局面更加混亂。一九七五年九月評《水滸》批宋江運動,自上而下開展。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敬愛的周總理逝世,七月六日,敬愛朱德委員長逝世。均無舉行悼念活動的指示。人們甚感痛傷。九月九日,毛澤東主席逝世。全校師生十八日參加體育場內全國統一時間的追悼會。十月六日,黨**粉碎“四人邦”。我校師生和全國人民一道熱烈歡呼這一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曾邦信同志調任睢中任副校長,主持工作。一九七七年五月,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副主席鄧小平同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談話。受到極大的鼓舞。一九七八年四月以來,教職工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的冤假錯案陸續甄別,平反、落實政策。卜琴書同志第二次調來睢中任校長。一九七九年睢中田徑隊地徐州專區比賽中獲團體冠軍。睢中被評為徐州地區群體先進集體。一九八0年睢寧縣中學受到江蘇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一九八一年我校三十年以上教齡的老教師參加縣表彰大會,領取了江蘇省頒發的榮譽獎章的榮譽證書。一九八二年徐州地區教研室在我校召開語文研討會,楊懷中、肖聞、胡云居三位教師上了研究課。一九八三年苗詩樂同志第二次調任睢中副校長,主持工作。開展學習張海迪運動。一九八四年徐州市委書記孫家正同志來校視察。范進先同志任副校長,主持工作。五月、共青團江蘇省委表彰我校蒙濤為中等學校三好學生。該校朱杰小組為學雷鋒小組。一九八五年魏榮禮同志任副校長,主持工作。全校師生開展活動,熱烈慶祝經一個教師節。睢中食堂獲職工生活管理先進單位稱號。十二月三十一日,縣委調整睢中領導班子,副校長賈玉林調出,朱振迎、唐俊章任副校長。一九八六年六月,校團委書記孫永遠同志的《當代學生思想狀況與團隊工作》一文獲獎并參加了團**舉辦的“政治思想工作理論研究會”一九八七年三月六日,校辦廠臨時工薛培華,四月二十九日,初三(2)班學生徐頗,九月八日,美術組女生張穎三人非正常死亡,學校聲譽受到影響。縣委決定調整校領導班子,朱振迎同志任代理校長,田靖亞同志任黨總支書記。省教委中教處袁云亭帶隊來校檢查工作。一九八八年美國西雅圖大學英語教授梅 女士來我校講學。一九九0年二月,徐州市委決定睢寧縣中學升格為副縣級單位,建立黨委,張學清任書記。八月,徐州市人民政府任命朱振迎同志為睢中校長。一九九一年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來校視察。當年高考我校夏爽、嚴書貞二同學分別獲得省理、文科**名,轟動省內外。一九九二年十一月,我校順利通過省重點中學驗收。一九九三年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義務教育處長張杰仲來校視察。十月二日,隆重舉行70周年校慶。國家教委發來賀信,清華、北大等12所大學校長題詞祝賀。我校被省教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我校被評為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一九九四年我校被命名為江蘇省模范中學。張學清任睢中校長。石啟忠任黨委書記。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來校視察。二000年梁化學同志調來該校任校長、書記。二00一年學校科教館落成并使用。東區教職工宿舍樓落成并使用。“國家級示范性高級中學”迎驗工作全面展開。當年高考取得好成績,六百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數達87人,位居市省屬重點中學之首,名次全省前矛。二00二年四月,省委常委、副省長張連珍同志來校視察。六月,我校決定與職教中心、寧海外國語學校聯合辦學。東區教職工宿舍樓又兩幢落成并使用。二00五年我校被評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揚州睢寧高級中學位于,揚州睢寧高級中學提倡“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和對社會負責”的辦學理念,樹立“勤奮、求實、文明、創新”的校風。目前,學校占地200余畝,共有64個教學班,其中高一年級24個班、高二和高三年級各20個班。在校學生共有3800多人,教職員309人,專兼職教師229人,特級教師3人,全國教師6人,中學高級教師83人,中學一級教師108人。參加2000年徐州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榮獲中學組團體冠軍。學校教科研活動蔚然成風,繼2001年“九五”規劃立項課題《數學習題理論在解題教學中應用的研究》通過省級鑒定后,學校又承擔了兩個國家級子課題,六個省級課題和四個市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幾年來教師在省市級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500多篇,其中,特級教師黃安成發表論文總數12O余篇,并出版專著《科學加藝術》;特級教師周家喜的論文《我是怎樣運用MM方式組織教學的》發表于**研究院主辦的《數學傳播》雜志上,獲得較高評價。
三年來,學校為了創辦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共投入資金3200余萬元,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先后新建集電教、辦公、圖書、閱覽為一體的10000M2科教館;6700M2多功能的體育館;新建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校大門、擴建籃球場;新建15000m2四棟教職工宿舍樓。為實現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現代化,裝配閉路電視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并實現了校園網與廣域網、名師名校網互連,添置二個高標準語音室,四個微機室,五個多媒體教室,十五個標準化實驗室。圖書館藏書15萬余冊(其中三年來新增6萬余冊),各類報刊雜志500多種,臺胞苗覺人先生捐贈的3000冊圖書可謂是中華精品。整個校園景色如畫,是一所園林式的綠色學校,是學生求知識、健身心的理想場所。
幾年來,學校不斷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教育教學質量連年提高。尤其是高考,一年一大步,年年創新高。1991年睢中學生夏爽、嚴書貞同時摘取江蘇省高考文理科狀元。高考化學人均分曾在徐州市獲得七連冠,高考數學人均分曾在徐州市連續六年獲得**;自1999年以來,高考本科本科上線率都穩定在80%以上,升學率近100%,且70%左右的學生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家重點大學錄取。2000年本科上線591人,2001年本科上線748人,60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數達86人,位居徐州市省屬重點中學之首;2002年高考本科上線945人,60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數達70人,位居徐州市省屬重點中學第二。畢業生趙明以670分的高分獲得徐州市高考**名;畢業生樊可以659分的成績位列徐州市六縣(市)高考總分**。近三年來各種競賽也屢獲佳績,2000年數學奧賽獲徐州市中學組團體冠軍,2001年全國外語應用能力大賽,19人獲國家級獎勵;2002年化學、生物奧賽有11人參加省級復賽。2000年“繁星”文學報被評為全國校報、校刊。2002年,學校藝術團學生參加江蘇省“朝霞工程”暨“全國第九屆推新人大賽”比賽,有三個節目獲“十佳”獎,其中贏靜雅、劉雅寧同學代表江蘇隊參加全國決賽,獲得全國“十優”獎。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全國個著名大學校長紛紛為我校題詞相贈,盛贊為他們輸送了大批高素質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