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位于,桂林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辦學理念:尊重個性,和諧發展,以教師發展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出版社
2010 | 吳,虹(1) |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計算機多媒體課件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0 |
錢建平,(1) | 普通地質學,野外實習計算機多媒體課件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0 |
王有學(2) | 造山的高原—青藏高原及其鄰區的寬頻帶地震探測與地殼,上地幔,結構 | 地質出版社 | 2009 |
陳三明(1) | 地學信息工程實用軟件教程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09 |
陳遠榮(3) | 以動物為手段進行巖溶地區休養再生研究技術體系 |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 2009 |
錢建平(1) | 基礎地質學實習教程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09 |
周樹禮,(1) | 玉雕造型設計與加工 |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 2009 |
陳三明(2) | 視頻編碼,前沿技術,研究 | 原子能出版社 | 2008 |
繆秉魁,(參編) | 南極隕石,目錄與圖集(,格羅夫山,**輯) | 海洋出版社 | 2008 |
程志平,(1) | 電法勘探教程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07 |
羅先熔(1) | 地電化學成暈機制,方法技術及找礦研究 | 地質出版社 | 2007 |
羅先熔(1) | 勘查地球化學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07 |
陳三明(1,) | 圖像處理技術Photoshop經典實驗教程 | 電子工業出版社 | 2006 |
梁金城,(2) | 巖溶區溶洞及土洞對建筑地基的影響 | 地質出版社 | 2006 |
劉家遠,(1) | 隱伏礦床預測的理論和方法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06 |
單娜琳,(1) | 工程地震勘探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06 |
羅獻林(1) | 中外,寶石學 | 地質出版社 | 2005 |
張桂林,(1) | 基于3S技術數字化地質填圖新方法 | 國防工業出版社 | 2005 |
【2007年以來獲得授權的專利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完成 | 成果名稱 | 專利名稱及編號 | 授權時間 |
呂玉增 | 大功率直流激電測深2,5維反演解釋軟件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2010 |
阮百堯 | 井-地充電激電法三維正演模擬軟件V1,0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2009 |
周樹禮 | 一種粘接寶石的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 2009 |
阮百堯 | 地-井五方位IP三維正演模擬和,人機交互,反演軟件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2009 |
羅先熔 | 低電壓偶極地電提取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 2008 |
周樹禮 | 凹槽內反射式琢型寶石加工工藝 | 發明專利 | 2007 |
阮百堯 | 電阻率,/,極化率,2,5維反演解釋軟件V1,0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2007 |
阮百堯 | 電阻率/極化率2,5維正演模擬軟件V1,0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 2007 |
學院積極承擔各類國家級以及地方性科研項目,充分發揮學科優勢服務于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建院至2009年在廣西及全國二十多個省區開展的有色金屬找礦及其相關的研究工作成績斐然,特別是從“六五”~“十一五”期間,承擔了國家97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支撐)項目、國家305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大型礦業企業委托項目共100余項,其科研成果已轉化為經濟價值500余億元,潛在經濟價值達數千億元以上,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曾獲得數十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教學獎勵: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教學成果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廣西壯族自治區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一等獎、全國教育教學多媒體課件大賽特等獎和一等獎等。
該院在教學、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2009年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及“自治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并記集體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