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山下,清江之濱,座落著一所聲譽卓著,名聞遐邇的學校。它猶如一條巨龍,利川市第五中學已騰起于八百里清江源頭,創下了恩施州一般高中連續二十年高考質量數量**的輝煌業績,這就是冠名“州級示范學校”的利川市第五高級中學。利川五中始建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是一所默默無聞,不見經傳的小型高中。但中國改革開放的春天,教育發展的春潮給五中帶來了迅速崛起的大好機遇。
以管理立校,以制度興校;是五中人不變的追求,更是五中二十年高考立于不敗之地的制勝法寶。經過歷屆領導班子和教代會損益修改,自成體系,全面詳實的《利川五中管理制度》已成為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綱領和依據。在這一制度下,各處室,各部門有著相應的管理規章細則,學校從教育到教學,從教學到教研,從教師到學生,從前勤到后勤,從安全衛生到突發事件處理都做到了有規可依,有章可循,量化管理,便于操作。嚴格而科學的管理,不僅從宏觀上更從微觀上對學校的一切工作進行全面全程控制,達到了有條不紊,秩序井然的效果。制定制度,是為了落實制度,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打造一支德藝雙馨,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是五中不斷發展,超越自身的可靠保證。五中不是重點高中,在享受教育資源特別是師資配置上受到一定特約。但學校歷屆領導班子都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立足在戰略的高度重視提升教師素質,特別是師德師風的培養和師魂的煅造。學校爭取政策支持,實行競聘上崗,合理流動,從全市選拔教師,在武漢重慶招聘畢業生充實教學后備力量,學校分期分批組織教師外出培訓、考察,以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緊跟教育改革步伐,從而使得五中保持一支永葆青春,與時俱進的教師隊伍。五中現有教師160人,學歷合格達標者占95%,他們之中,不僅有相當比例的中高級教師,更有省州市級教學骨干,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多人次受過政府部門表彰,歷經數十載風雨鑄就的五中精神對每一位后來者都是無形的感染,起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獻身教育事業,鐘愛三尺講臺,情傾全體學生,造就棟梁之材。每一位五中人都把自己的畢業精神帶入了這一崇高的師魂之中,正是他們在山區教育這塊園地里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利川五中才播撒出希望,收獲著未來,一次又一次地屹立在高考的高點上。
幾年時間,學校共投入2000多萬元拓寬了校園,修起了現代化的學生住宿樓,教學辦公樓,還建起了較為標準的多媒體教育,計算機室,語音室和理化生實驗室,如今的五中,新樓幢幢,大道平直,綠樹成蔭,四季花開,五中變了,已了無破舊的影子,而其中的艱辛苦楚只有親歷目睹的五中人才有深刻的體會,2006年,學校一面舉全校之力修建教學樓,一面為申辦州級示范高中完善教學設施,資金困難使學校捉襟見肘,難以回旋,甚至月月借債,才能保證學校工作的正常運轉,在這關鍵時刻,廣大教師以主人翁的態度,想學校所想,急學校所急,慷慨解囊,踴躍集資,五中人群艷成團,師生一條心,和衷共濟,風雨同舟,不僅讓學校走出了困境,申報示范學校成功,提升了辦學層次,高考再鑄輝煌,而且在特殊時期給五中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
2000年以來,五中高考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更是連續跨越,攀上新高,上省線人數逐年遞增,2008年高考本科上線高達756人,五中不僅在同級同類高中里遙遙,無出其右,而且超過了好幾個州內重點高中。“五中現象”,“高考奇跡”已成為業內同仁談論探討的話題。五中連續二十載的輝煌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他們的充分肯定和贊揚,進入新的世紀,利川五中獲得了“高考優勝單位”,“教育質量楷模”,“勤政廉政合格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單位”、“安全文明校園”等三十多塊獎牌,而令五中人欣慰的則是州教育局連續八年頒發的“高考教育質量獎”和2006年州人民政府頒發的“示范學校”的牌子,因為它們包含著五中人太多的辛勤和汗水,凝聚著五中人無悔的青春和生命。
利川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