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煤鐵工業革命遺址博覽園位于本溪市溪湖區,包括本鋼一鐵廠舊址、東山張作霖別墅、本溪湖火車站和彩屯煤礦豎井、肉丘墳等共9處**移動戰爭工業遺址。是我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其中,本鋼一鐵廠舊址中的1號、2號高爐是中國早的煉鐵高爐之一;本鋼第二發電廠冷卻水塔共3個單體建筑,包括2個冷卻水塔、1座辦公樓,均為日偽時期建筑;本溪湖小紅樓和大白樓原是清末中日合資的本溪商辦煤鐵公司和偽滿洲國本溪湖煤鐵公司的辦公大樓,和大倉喜八郎遺發冢、肉丘墳一起,是日本帝國主義掠奪本溪煤鐵資源的歷史見證;本溪煤礦**大斜井巷道深1500米,各作業區籍此相連;廠區內,日偽時期修建和遺留的變電所、小礦車保存完好。東山張作霖別墅共2座房屋,均建造于1927年,初擬作別墅,建成不久張作霖去世。1946年,東北大學(今東北師范大學)利用該樓作為校址,培養了一批革命青年;本溪湖火車站位于溪湖區河東街道辦事處站前社區,始建于1904年,包括倉庫和2個站臺。彩屯煤礦豎井始建于1938年2月,曾被當時日本人稱為“東洋大豎井”,新中國成立后,經過重建,1954年12月正式投產,年產原煤200萬噸左右。彩屯煤礦豎井分為地上和地下2個部分,建筑東西長20、南北寬10、高60米。
肉丘墳 ,1941年,為紀念本溪煤礦瓦斯死難勞工而建。
主要遺址、遺跡分布:本鋼一鐵廠舊址廠址坐落于本溪市溪湖區河沿街,東鄰太子河,西鄰本溪煤礦,總占地面積44萬平方米,距沈丹鐵路溪湖站0.5公里。
本鋼第二發電廠冷卻水塔位于本鋼一鐵廠舊址南,兩處**移動文物之間橫亙一條山梁。大倉喜八郎遺發冢位于溪湖區河東街道辦事處站前社區城中山頂,周圍生長茂密植被,西面山腳下為站前社區居民住宅。
本溪湖小紅樓和大白樓位于溪湖區河西街道辦事處河西社區,距本溪湖火車站西南200米處。本溪煤礦**大斜井位于溪湖區河西街道辦事處河西社區茨溝南面較為平緩的上坡上。東山張作霖別墅位于溪湖區河東街道辦事處鐵工社區石灰石礦南,現為本鋼石灰石礦辦公樓,座落在山坳里,坐北朝南。東、北兩側為石灰石礦開采區,南為大片住宅樓。
本溪湖火車站東面1500米為東山,南約500米為南山,西約800米處為西山,北約300米處為城中山。本溪湖火車站周圍為居民區,東側為弘城公寓,南為一機修車間,西為本溪煤礦,北為溪湖區政府。彩屯煤礦豎井位于溪湖區豎井街道辦事處高山社區阜新礦業集團彩屯煤礦廠區內,豎井四周皆為居民住宅環繞,東、北兩面皆為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