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簡介
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是一個歷史悠久、享譽海內外、人才輩出的搖籃。始于1950年的淮南煤炭工業專科學校,當時設置采礦科、地質科;1954年在此基礎上成立合肥礦業學院,先后設立地建系、地質系;1958年學校改制為教育部直屬的合肥工業大學。當時的地質系先后設置了放射性地質、地球物理勘探、地質普查與勘探、水文地質、金屬非金屬地質和煤田地質等6個專業,后煤田專業與采礦專業合并為礦冶系;1972年地質系的煤田專業教師支持淮南煤炭學院組建地質系;保留地質普查與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及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三個本科專業。1987年因設立環境工程專業而改稱為資源與環境科學系,2000年又增設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2001年9月28日正式建立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1998年教育部進行專業目錄調整,學院原地質普查與勘探專業和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分別調整為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及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 1981年學院獲得國家**批礦床學和構造地質學兩個專業的碩士授予權,1987年獲得礦床學專業博士授予權。學院現有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博士授權點1個,設有地質學博士后流動站,具有地質學及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地質工程碩士授權點,并具有環境工程和地質工程2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其中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和環境工程學科為安徽省重點學科。學院同時設有安徽省生態工程技術中心及安徽省生態教育示范基地。學院目前有教職員工77人,其中教師64人,教授17人,24人具有博士學位。目前在校本科生1000多人,研究生(碩士生、博士生)200多人。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本專業重點培養國家經濟建設急需的資源勘查與評價,資源經濟規劃與管理、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學習:地球科學概論、巖礦學、構造及制圖學、資源信息系統、資源勘查理論與方法、現代綜合勘查技術、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資源規劃與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資源法學等。本專業畢業生理論基礎扎實、學科知識面寬、從業適應力強、綜合素質較高,可適合在國土資源、城市建設、水電交通、經濟貿易等部門從事科研、勘查、規劃、管理、評價、貿易及高等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勘察技術與工程 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可從事于: 1.巖土工程勘察、設計、試驗 2.土建工程監理、施工和管理工作 3.基礎理論研究和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 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與能力 1.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運算、實驗、測試、計算機應用等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藝操作技能 2.有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事本專業業務工作和適應相鄰專業業務的能力 3.初步掌握一門外國語,能較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 4.具有較好的文化素養和心理素質及美學修養地理信息系統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信息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和空間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夠運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遙感技術和**定位系統技術,在國土資源、城市規劃、區域環境、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有關研究、開發和管理的GIS高級技術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與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計算機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 2.具有較強的外語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譯、寫能力 3.掌握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開發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4.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新發展動態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產業的發展狀況 5.具有一定的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干學科 地理學、地圖學、資源環境與規劃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 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計算機圖形學、地圖學、遙感技術、數據庫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理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自然資源概論、環境科學概論 主要實踐性環節 計算機基礎實踐、遙感數據處理課程設計、數據庫課程設計、軟件工程課程設計、地理信息系統課程設計、自然地理實習、優化方法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環境工程 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可從事于: 1.工礦企業與城市環境污染控制與治理工作 2.資源綜合利用的規劃、設計與管理工作 3.資源與環境工程的科學研究與試驗工作 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本專業所必須的、系統的、比較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 2.掌握本專業所必須的,比較系統的環境污染控制及污染物處理的基本理論 3.掌握環境治理工程工藝和設備設計、分析和檢驗污染物,進行三廢綜合治理的能力 4.掌握開發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經濟分析及環境規劃與管理方法和理論 5.具有初步的科學實驗、文獻檢索、情報信息、技術經濟分析方面的知識 6.具有較強的科學實驗、分析解決本專業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 7.具有較強的運用計算機進行科學研究和設計的能力 8.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適應科技發展的應變能力 9.具有初步的技術經濟分析與評價、生產組織管理與協調能力 10.具有較強的外語閱讀能力,一定的聽、譯、寫作能力博士研究生專業 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學科點前身為礦床學學科點。早在1957年合肥工業大學成立時即為原地質系三大基礎學科之一,1981年獲得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原機械工業部及安徽省重點學科。幾十年來為國家和安徽省的建設輸送了大量的高級專業人才。在科學研究方面,本學科專業承擔了大量的國家級和省部級等各類科研課題,獲得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碩士研究生專業 環境工程領域(工程碩士) 研究方向(1)水污染控制工程;(2)環境系統仿真與污染控制;(3)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4)環境地質災害與防治技術;(5)環境工程材料;(6)大氣污染控制工程;(7)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保護;(8)環境地球化學;(9)環境規劃與管理;(10)環境生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