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人文學院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由中文、歷史、哲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等4個系和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歷史研究所、人類學研究所、美國史研究所、哲學研究所、宗教學研究所、古籍研究所等7個研究所及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戲劇影視與藝術學研究中心、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心、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佛學研究中心、海洋考古學研究中心、旅游人類學研究中心等9個研究中心組成。學院下轄人類博物館、校史館、陳嘉庚紀念館和魯迅紀念館,并出版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道學研究》等學術刊物。現有教授61人,博士生導師39人,副教授53人。高級職稱人員占全院教學科研人員總數的72.2%。
人文學院各系均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學術底蘊,著名學者魯迅、林語堂、顧頡剛、林惠祥、鄧以蜇、張頤等先后在學院各系任教。改革開放以來,學院在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等方面成績斐然。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專門史(中國經濟史);3個博士后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歷史學、哲學,涵蓋1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另有漢語言文字學、戲劇戲曲學、文藝學、人類學與中國少數民族史、民族學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6個碩士點;1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歷史學。學院設有漢語言文學(含教育類和非教育類)、應用語言學、戲劇影視文學、歷史學、考古學、哲學、人類學與民族學8個本科專業。
由人文學院主持創辦的“人文論壇”系列講座,由本院專長教授主講,面向全校,是提高廈門大學學生人文素質的主要學術平臺,受到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學生社團更是數量眾多,內容豐富多彩。目前人文學院學生社團有鼓浪文學社、矜秋文學社、采貝詩社、學生影評協會、演講協會、南強話劇社、史韻學社、哲海潮等社團。